第255章(1/2)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神雀宫禁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之宋明远在学海无涯那几年的日子确实不怎么好过。看上去,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因为这种原因,十分想不开的选了传说中的杀神课,俨然是自暴自弃不打算毕业了。
这个人已然是沦为儒门的笑柄了。堂堂清流,竟然入仕试图做官,岂不是跳梁之姿态?可笑而又可怜。一个名声已然被泼上污浊的清流,便宛如生绢落入污水之中,除了当抹布,那还能派上别的什么用场?往后就在学海无涯,做个万年留算了,好歹是在读书。读一辈子又怎样?江南宋家的名声眼下是完蛋了,但毕竟也还算是有些祖产。总不至于养不活他。但往后,可以预见的是,宋家必然是要走向衰落的。
大庭广众之下一句说错的话,不仅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甚至毁掉了一个家族。虽然宋明远这个人委实是有点太皮了。但清流世家自诩高洁无尘,做事的风格,也确实令人不齿。
越是清澈见底,越是容不下人。宋明远这个清流异端,最好就彻彻底底的消失才好。但宋家将儿子送到了学海无涯那样的汲汲营营之地,偏偏,就让清流无法轻易插手。
总之人还算是挺聪明的。法理和阵图这种万年留,或者是闲极无聊,明明已经毕业了在学海授课,却试图在教统大人面前晋身的年轻讲师才会去修的,学制似乎无穷无尽,难度各种别出心裁,考试一层接一层,光论述应辨就有上百场的高难度课程,他大概也就修了六年。
据说过的还略微有些勉强,尤其是阵图,教统认为他实际操作不够完美,运用元素不够熟练,也许是经验不足的缘故,还是应该多历练一番。但即便如此,也是让过了。能过,对于那位极其严苛的教统而言,便是令人瞠目结舌的高评价了。
宋明远也是学海无涯之中唯一一个选了两门杀神课还能顺利毕业的人。还有一个例外是白君辰,后来的淑妃娘娘,那位并没有在学海读过一天书,只是考过三年试,笔试实践加策论,三年时间一直都在考试,全部考过之后拿到教授资格,直接就去六庭馆书部任职去了。读书是教统大人亲自教的,教统大人说,内廷外朝,六庭馆鸿文馆加学海无涯,全是一群废物。不配教他那位天资卓绝的妹妹。姑且不论那位后来的淑妃娘娘是否真聪敏到惊天地泣鬼神的程度。教统大人亲自耗费心血栽培出来的人,成绩远在众人之上,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宋明远这个人,也算是用自身成绩,证实了清流世家研究学问的水准确实不差。近些年来儒门学子第一人这种评价,教统大人纵然不情不愿,也算是说出来了。教统大人虽然严苛,但做人还算公正,他觉得宋明远学问不错,那是确实不错的。
像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按专业而言,应该分到户部,从给事中做起。他算学不错,给国库算账应该能大展宏图。或者可以去兵部,借着阵图上的修为,给南境前线做些贡献。他精通法理,分到大理寺之类的执法部门,应该也不错。
总之应该是可以留在外朝权力核心的六部之中的。状元也得从基层做起。做两年给事中,大概能升从事,员外郎,推官,主簿,高级参议,主事,这么一路升下去,最后到快退休的年龄,升到尚书,再入阁,按着从前积累的人脉与资源,没准用不了几年,就能升到首辅了。
想得挺不错。要这样操作,前提还是得出身好。儒门出来的资优生,第一步入哪个部,便是要看家族势力主要在哪儿。江南宋家既然是清流,家族无人在朝为官,宋明远进哪儿都不对。虽然教统大人是很看重他,但他并非教统大人的门生,按官场上的规矩,也不能由教统大人提拔。
也无所谓了,不就是一个儒生么。学海无涯之中,优秀人才如海中鱼虾一般,一网一萝,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算学不是很好么?东海郡那边因为对外贸易频繁的缘故,账目不大好算,沿海的闽南府府尹上奏,说主簿急病身亡,差个负责账房的主簿。奏报递到朝中,户部一年安排外派做官的至少数十人,添上这一笔,宋明远收拾收拾包袱,就去闽南府上任了。
学海之中,不少曾经教过他的教授都有些扼腕叹息。觉得这孩子太可惜了。明明学问上做的十分通透,做人却始终不合时宜。哪怕是教他为自己打算,多去六部尚书,甚至御史台跑一跑,和已经做官了的前辈学长们套套近乎。他都不会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神雀宫禁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都不会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