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僰人(2/2)

:“这小洞好像不对!”

“怎么个不对法?难道洞口太小不够你尿尿?哈哈哈……”和尚忽然来了那么一句,众人像看怪物似得看着他。随后他的笑声越来越小,最后尴尬的摸摸脑袋。

包子翻翻白眼,沉默一会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开口道:“大家听过僰(bo)人悬棺吗?”

颜泰大叔点点头接口道:“你是说僰人们死后的殉葬方式:悬棺?这肯定是听说过的,僰人的后裔我们云南这块很多。”

原来颜泰大叔的语言能力真的不咋滴,最后还是由包子开始为我们解释。传说僰人悬棺,是一种明代以前的崖葬方式,我国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材按放在悬崖峭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据说看这些死人棺材还要排队买票去看。这种按在悬崖上的棺材,一般上离地10米到50米,最高能到达100米。而置放棺材的方式有三种,一为木桩式,也就是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三个大孔,孔洞的面积以木桩大小来判定,让后放入木桩以支托棺木摆放。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天然式,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

我们听的云里雾里,这僰人悬棺和让我们出去有个毛线关系?这时候见多识广的郑老爷子也开口道:“僰人之称最早流传于《吕氏春秋》记载,据说在秦以前有个国家叫僰侯国,位于今四川宜宾地区。滇(今云南滇池地区)和邛都(今四川西昌地区)两部落也居住有大量僰人,史称滇僰和邛僰!与当时川东的濮族同出一源。汉代,其聚居区称僰道(王莽改为僰治),所以在秦国时期修“五尺道”通西南夷的起点。而僰人在古代也贩卖人口的,就是将族中奴隶贩卖给他国,所以史上常有僰僮或僰婢寓意着奴隶的称呼。”

“僰人?”和尚忽然像想到什么,一拍脑袋叫了一句。众人纷纷扭头看他,他眼神一亮插口又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那个伯仁?历史上死了无数次那个伯仁?”

“………”

我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绝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想把和尚揣下悬崖去!

包子陷入对古物的研究状态时他是无敌的。在这方面他是绝对的天才加学霸!他看着山体上那个小洞,忽然惊喜交加的道:“僰人要置放悬棺必会挑选一个风水宝地,一旦选好位置绝对不会更改,加上僰人悬棺普遍是用木桩式,凿穴式以及天然式这三种形式的。这个小洞应该就是僰人采用木桩式来打的一个洞。”

我听着疑惑的观察四周,这一路上来根本没有什么僰人悬棺啊。毕竟茶马古道才这么点大,如果边上有什么天然的洞穴也会一目了然。这就奇怪了包子说僰人一旦选好殉葬位置就不会更改,那为什么不见那些半天吊的悬棺?

包子深深的吸了口气继续道:“僰人棺材摆放的位置是不改的,而且用木桩式崖壁上也必然是二至三个小洞才能固定住棺材,而这里却只有一个!”

和尚摸摸脑袋,这次小心翼翼的道:“那为什么只凿了一个洞就不凿了?而且也没有见棺材?包子你不是说僰人选择了殉葬地就不会更改吗?”

是啊?为什么没见棺材和另外的两个洞?

“答案不是呼之欲出了吗?”包子站起来,拍拍手上的灰。说道:“恐怕我们要‘撞墙’了!如果我们是僰人替亲人选择了墓地为什么会忽然停下了?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在凿木桩孔的时候发现山体里面别有洞天!也就是说好好的一个‘天然式’摆在面前,任谁也不会去在弄‘木桩式’的。”

“难道山崖里面是洞穴?”和尚一拍脑袋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