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子(2/2)

虬髯军士静静的聆听,努力的记住每一个音符。

回到军中,这只曲子总会不自觉浮现,曲中的哀思,常令虬髯军士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不知是哪一日,当茅屋主人再次弹奏这首思亲曲时,虬髯军士的箫声和了进去。

于是,喃喃低语倾诉之时多了虫鸟的和鸣,其乐融融的记忆里加了微风的环绕,生离死别的呼唤中有了远山的回响。

一曲奏罢,才猛然发现,琴箫和鸣,竟然是如此锲合,宛若多年知音,丝丝入扣。

此后,每每虬髯军士来此拜祭,琴箫总会和上几曲,对着不同的坟冢,寄着各自的哀思。

如琴箫和鸣的默契,琴箫彼此都没去打探对方,虬髯军士依然浓须遮面,沉默着来去,茅屋主人也从未露面,只是琴箫悠扬,委婉的和了几季的花红叶黄。

曲声悠扬间,“雁落平沙”已到了尾声,琴箫声音渐渐低落,最后几不可闻,似乎雁群已一一敛翅飞落,徐徐的,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雁落平沙”曲终音散。

良久,夜色静悄悄笼上坟场,十五的圆月,也悄然悬在天际。

宁静如水的月华,照过河流,照过山岗,也照过那间茅草小屋门前默然远望的身影,照过走在山道上一人一马的身影。

那一刻,没有人知道,十五的圆月,竟是最后一次照过那间茅草小屋。

腊月十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改变了一切。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地震自西北起于东南,声如万雷,川原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地裂衅宽丈余,涌波泛滥,望似海洋,昼夜方息。房垣尽塌,人死中半。至十七日,黄河澄清三日,人视其底”

大地震后的清晨,虬髯军士带着一群军士从雁北往南疾驰。

一路南下,军士分流探查,虬髯军士单身驰至平阳蒲州。

无名坟场东边的那间茅屋已不可见,只剩一堆茅草和残根断柱。坟冢的墓碑也已是东倒西歪。

乱草残柱间,虬髯军士只寻得一本曲谱,一本谱满琴箫合奏曲的曲谱。

虬髯军士修正墓碑,带着曲谱沉默而去。

此后几天,虬髯军士不停在不同集镇间来去,探查每一座废墟,问询每一个幸存者。

七日后,虬髯军士带着他唯一救出的幸存者,一个昏迷的中年汉子,黯然北归。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