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曹二宝的军火生意(2/2)

... --

最快更新抗日之超级壮丁最新章节!

br /     这路线跟绕口令似的,价格怎么能低的下来。战前盐价折成银元是六分一斤,现在虽然政府在拼命调控,可还是长到了一毛八。因为有利可图,不少人甚至从是从沦陷区走私芦盐。

曹二宝猜错了,这次的盐倒不是从延安来的。那边给了一张提货单,让他去洛阳提货,城内的兴豫盐号是个地下交通站。延安那边在运城和日本人干了一仗,弄过来不少盐,都存在兴豫商号里。三十支驳壳枪,二十来箱六五子弹,一共换来八千斤盐,曹老板活生生亏了一半。

仔细研究了云南来的电报,曹二宝决定立刻动工,看来赵老大实在国外弄到好东西啦!

河南这头天冷的早,十一月下旬外头都已经下雪了,现在盖房子根本不对时节。地上动不了那就挖地下,地窖里装东西更安全。

保安2团的驻地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这里原是当地一个大户的家,据说前年来了土匪,主家人一个也没活下来,保安2团“打跑”土匪后征用了这里。

这有八十多间砖屋,那天打仗只打坏了外墙,里面但还完整。保安2团的家眷没敢留下来,这里自然成了民团的产业。稍微修整一下院墙和炮楼,曹二宝就让人把粮食搬了过来。九月粮食又是大丰收,玉米的亩产居然达到二百斤,当地又轰动了一回。

当时喜报就传到赵诚那头,老赵的感觉像是被雷劈了,妈的,说好的亩产两千斤呢?老赵顿时泪流满面,网络果然都是骗人的。其实民国玉米产量的确不高,亩产四十多斤到一百多斤都是常态,上海那头才两百三十斤不到。想要得到高产量,至少得等到四十年后。

六千亩地一共产了一百二十万斤玉米,几十间房塞的满满当当。二宝不知道赵老大在担心什么,农场还有一千头牛和六千只羊,地里收的玉米杆都收回来当饲料了。加上上班收的麦子和地里的蔬菜,就算一万人吃一年也足够了。赵老大今天又汇来五万美元,说是让修水利工程,那就修吧,反正没什么坏处!

和二宝一起搬过来的还有几个单身汉,都是那几天婆娘跟着闹腾的。凡是撒泼骂街的都被休了,这年月,有吃有喝还怕娶不着媳妇?

老弟兄商量了一下,仗越打越大,多弄囤粮食没坏处?,实在不行还能喂牲口。蔬菜也得多种点,每天花钱去买也是一笔大开销。

这个时候正好是农闲,四里八乡的闲人多的是。周围几个县都树起了招工旗,农场挖水渠,工期半个月,一人十五块钱,包吃住,早干完早回家……

农场正忙的热火朝天,先前派去甘肃清水县城招兵的弟兄回来了。沦陷区有不少学校都搬到了那里,队伍上识字的人少,二宝就打起了那些流亡学生的主意。可惜人家洋学生根本就没有多少愿意扛枪,听说连政府组织的军事训练都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曹二宝数了一下,拢共只有三十个人,听说那边可是有四五千学生!想到自己死去的女人,二宝叹了口气。“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最是读书人”?。

这是国战啊!为什么不愿意拿枪和鬼子拼呢?难道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