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草原(1/2)

最快更新玄墓盗记——天桥灵墓最新章节!

对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我还是有些了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般指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六百五十到七百五十米之间。

但是这地图上所画的,我们要去的地方却是想一个湖泊的位置,也就是呼伦湖,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元康定帝为什么会选择葬在那,而且祖父的日记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错,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去一趟了。

我们先是到了草原上,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因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说,看来的确是不假,这里的确是个人间天堂啊!我还特意如此感叹了一番,听得阿布都已经瞥着眼看我了。

其实草原也是文明发展的一个开端,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极为罕见。造就这种独特而伟大的文化发展现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内在建构。

而在这个内在建构中,草原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推进新的历史变革与发展。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民族总有一种向南融合发展的倾向,中原王朝到末期广泛弥漫的腐败萎靡和不堪一击,也促使草原民族一次次戎装南下,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一次次注入新鲜血液。诚如陈寅恪所说,北方胡人文化“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局”。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武力征服而来的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融合,也是草原文化同中原内地文化的汇聚与创新。这种大规模的融合汇聚每进行一次,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就得到一次加强,中华文化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就进一步增强。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大规模融合、汇聚、创新,加速推动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这里有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这里的草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这里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中也说明了为什么成吉思汗为什么会从这里打开的疆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