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8 章(2/2)
r />
胤禄睁大眼睛,笑道:“哪儿能呢?跟着阿玛,我高兴着呢!”随即又跟胤祥挤眼睛,“十三哥!”
胤祥厚道,笑道:“是,我们跟着阿玛逛都很高兴!”
康熙笑骂道:“两个都口不对心。我也不碍着你们年轻人了,有这几个老家伙陪着我逛逛就好了。你们自在散散去罢!”
说着,又吩咐胤g:“他们两个太毛躁,老四你看着点儿。”
黛玉心里羡慕,面上却不敢露出来,只好低着头,只用眼睛偷偷地看着周围。
康熙看她那副样子,不由的乐了。他自己生的女儿,大多夭折,成年的却又远嫁,此时见了黛玉一副小女儿样子,自然心里喜欢。便笑道:“林丫头,陪着我们这些老头子逛,也难为你了。你父亲也没想着提醒我,给你找个伴儿过来,这样,你跟老四他们一起去逛逛。只自己玩好了便是,不必在意他们。”
黛玉大为高兴,笑弯了眼睛向康熙福身道:“多谢老爷子!”
说着便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心里不由得叹气,自己的女儿日后肯定是要参加选秀的,虽然不指望用女儿去攀龙附凤,但是若能得皇上欢喜,总是好一些。黛玉容貌家世俱都是不错的,撂牌子自家给婚配的可能性不大。皇上前两次选秀收入宫里的年轻嫔妃大多家世一般,所以黛玉若是参加选秀,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指婚。
至于被指给谁,那只能看皇上的心思了。现在黛玉既然能逗得康熙高兴,那么自己肯定不能扰了这兴头儿。
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那三位年轻的皇子,林如海向黛玉笑道:“既然老爷这么说了,你便随着几位少爷去罢。只是不可造次。”
黛玉脆生生地应了。
黛玉跟在胤g的后边,心里暗恨自己为什么要听了康熙的话跟着他们过来。这倒好,胤禄好热闹,看见远处湖边有“抢花灯”的,便拉着胤祥挤了过去。
黛玉年纪小,身后又跟着两个丫头,怎么跟得上?好在胤g倒没有去凑热闹,只闲庭信步似的逛着,看上去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只是那张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既不见喜,也不见怒。
黛玉记得上辈子看书,都说这一位喜怒无常,除了自己在意的人以外,对谁都是冷面冷心,手段狠辣,便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没有手软过。
“想不到这扬州花朝节倒真是热闹,比之京城大有不同。你可知这花朝节的来历?”
清清冷冷的声音又一次想起。
正在走神的黛玉一愣,想了一想,答道:“花朝节历来传说不一,不过记得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中记载,‘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晋人周处所撰写的《风土记》中也有言‘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可见晋朝时便已有了这一节日。”
胤g看她年纪尚小,原想着就算是聪慧,也不过是如那些大家子中的姑娘一样,读些《列女传》一类的书罢了。自己问她花朝节的由来,也不过就是这几个人一起走着,自己不说话,她也不敢随意搭言,未免沉闷了些。不想她竟能够引经据典地答出花朝节的来历,不由得又另眼相看了些。
晚风吹来,黛玉伸手绾了绾颊边的被吹乱的头发。胤g见黛玉只穿了浅碧色银丝暗绣折枝玉兰花样的夹袄,也未罩着坎肩,便皱眉问雪雁二人:“你们主子出来,竟没带了大衣服?”
秋雁胆小,被他冷冰冰的眼神一扫,吓得忙福下身,回道:“回,回爷的话,带来了。”
说着,急急地将自己带来的淡紫色亮缎夹披风拿了出来,和雪雁一起给黛玉系好。
黛玉心里倒是觉得好笑,这位四贝勒看着冷冷的,其实还是很细心的。见他站在柳树下,眼光却投到了湖中的画舫上,眉头似乎皱了起来,整个人如同一座冰雕,散发出冷冽的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