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悟道(2/2)
他时常想照着一个方向就这样走下去,只是每当心情不好或困惑的时候会转个弯,走过数不清的草坪和沼泽,却走不出思绪的徘徊。
他本来是承装种子的“容器”,一个固定的模具。在放任灵魂和身体自由发展十几年后,却在朝夕之间灵魂被塑回原样,身体和突然改变的灵魂产生了差异,加之体内能量的觉醒,和一些更高层次的意识灌注,便有了种种精神上的神奇体验,常常思考着超越身份的问题。而想知道自己是谁,作为一个孤儿,这是他的夙愿。
记得书籍上看到过中古时代的一名巫师兼神秘主义者曾经说过:每一滴水流入海洋后,就成为海洋。同样的,当灵魂终于上升时,则成为上帝。上帝一词已经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究具体指代意义,只能猜测是某种神明的名字,或者某种更广大的东西。这句话的含义与三年前开始出现的那种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奇妙感觉很相似。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就那样的感觉经验,让他知道,除开我们通常所谈的“我”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我”存在,事实上“我”并不是真正的“我”,当我们摒弃“自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真正的“大我”,或者换种名词表示,就是宇宙。在亲眼看到成辉死亡后,他终于切实的明白到,那个躯壳所限制的“凡俗的自我”终将会逝去,唯有将灵魂投入到那个“海洋”,才能永恒的存在。
但是,这个凡俗的自我却也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他还是生存的筹码,精神的根基。我们总想抛弃这具早已瞧得清楚末了的残躯,去用灵魂接触真理世界,这固然没错。可是,不论狭窄的身躯,物质世界,抑或是永恒的灵魂和精神世界,都是组成世界的一部分,就如同生与死一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扼守着其中一方都是残缺的,唯有融会的灵魂与身体,唯有完整的生与死,才是一个完全的存在!
可是,躯壳总会消失的呀!那又该怎么办?难道就此拥入永恒的死亡吗?
萨尔暂时想不出来,永恒的存在总是所有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像大至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灵魂,永恒的信仰,小至永恒的财富,永恒的心爱的物件。他又一次疑惑了,为什么大家天性就是喜欢永远存在的东西?
于是,他折了两次弯,可为了不至于走已经走过的路,他还是将路线选了向上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
终于,在一个星期后,他看见了陆羽的木屋。
那已经是二零一六年的初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