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只缘感君一回顾(2/2)

他握紧我的手,纠正道:“也是你家。”

我愣住,迟钝了半晌,才娇声娇气地问他:“这就把自己的家底交出来了?你就不怕,我骗了你的情,拿了你的钱,和别的男人跑了?”

他不气反笑,软软的薄唇抵在了我的额上,对我甚有信心道:“娘子除了为夫,还有别的男人吗?”

我嘟嘴:“暂时是没有。”

他好笑道:“暂时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娘子,永远别想从本座眼前跑掉。”

“这么有把握……”我也不再拒绝他的好意了,握住印鉴,说:“那我就,勉强收了!我老公的,就是我的!”

他闻言沉笑一声,“对,娘子这样想,就对了,本座的,就是娘子的。”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蛇君新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我趴在他怀里没良心地强调:“你的钱是我的,你的人也是我的……”

搂住他的窄腰,我闭着双目,气息很虚的嘟囔出声:“老公你可要努力点,争取早些把我体内封印的这只破鼎给化掉……清清,我想和你过好日子,和你过幸福的夫妻生活。”

他揉着我的头发,拢我在怀,抬头将下颌抵在我的发顶,沉默了片刻,坚定颔首:“好。为夫再努努力……为夫会早些化掉娘子体内的太昊鼎,娘子,会好起来的。这一回,我再也不要放开你的手了……”

“清清,我爱你。”

“我也爱你。”

疲累地在他怀里安心睡下,眼睛合拢不过五分钟,我就不知不觉没了意识,潜了梦乡——

梦里的家乡,二月春归,临水高阁,亭台接憧,满院杏花。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郡主还在念着那位画中人啊!那小郎君生的气度不凡,想来也是官宦子弟,待大将军回来,奴婢去给郡主探探,等探得小郎君的家世身份了,如若合宜,就顺道请大将军做主,把郡主许配给他!郡主也到了该婚配的年岁了,绝代英雄配倾城美人,郎才女貌,此乃佳话!”

“你、说什么呢!我、我只是念及幼时……”

“念及幼时,他救过你!英雄救美嘛,这剧情我懂!不过郡主,这都隔了十年了,您怎么能一眼确定,他就是当年从虎口下救了你的小少爷呢?”

“我当然能认出他!我认得,他的眼睛,直觉也告诉我,他就是那个哥哥……他的眼睛里,有澄澈的清水,有闪闪的星星……这么多年了,我也只对他一个男子,有过这般、心神晃动的感觉。”

“羞羞羞,郡主你啊,春心萌动了!”

“你再胡说,我打你了!”

“哈哈……坏坏郡主又欺负奴婢了!救命啊,救命啊郡主打人了……”

“先时,听你身边的小丫头说,你们出去买胭脂的时候,被人撞了,差些伤到,是一位小郎君及时出现,护住了你,这些天,你的丫头们,一直在暗中打探那位小郎君的身份……我儿,对那小郎君动心了?”

“爹爹,我、我……”

“哈哈,我的傻孩子,好事啊!你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有喜欢的小郎君,为父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啊,越长大,心思藏得越深了,早该来问问为父的。巧了,那画上的小郎君,爹爹正好认识。要不要,猜猜那是谁?”

“我、不知道啊……看爹爹心情这般好,莫不是,朝上爹爹那些好友的公子?也是出生于武将之门?”

“哎,这倒不是,不过,勉强算猜对了一半。那小郎君的确武艺不凡,却不是出自将门,比朝上那些将军丞相家的公子,身份还显贵千百倍!”

“比将军丞相家的公子,身份还显贵……难道、难道,是当今帝王!”

“嗯,二十一岁,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正是我们的陛下。”

“爹爹、爹我没有、没有觊觎皇帝……”

“爹还帮你查过,十年前你在山中遇见老虎,险些丧生虎口,那日,还是太子的皇帝正好跟随先皇出宫围猎,去的,就是你遇险之地旁边的那座山!”

“那、这么说……”

“这么说郡主遇见的英雄,就是陛下了!”

“哎,丫头别插嘴,给你的郡主小姐决定终身大事呢,你兴奋个什么劲!”

“嘿嘿大将军,奴婢开心嘛!”

“陛下啊,性子温和,待人和善,有勇有谋,公正英明,年纪轻轻就政绩显赫,朝野上下,无不称赞臣服,办事快刀斩乱麻,从不拖泥带水,是非分明,明辨善恶,有一双慧眼,这朝堂上啊,哪个是忠臣,哪个是奸臣,他眼里心里,都有数!

是个合格的好帝王,但,是不是个合格的好夫君,就不知道了,毕竟这陛下啊,现在还没娶皇后呢!没成亲,短期之内,应是也没有成亲的意向。”

“原来,他竟是个这般好的人……”

“我儿莫急,待爹爹给我儿多挣几份军功,届时,爹爹将我儿,风风光光的送进宫中,做陛下,最美的新娘子。做整个大璃朝所有女儿家,最羡慕、最高贵的皇后娘娘!”

“爹爹——”

“郡主,朝中传来消息,陛下又点将军出去带兵打仗了!”

“什么?可是爹爹也才刚回来半年,身上的伤还没有养好呢!”

“每到秋日,边关就告急,郡主……这也是咱们的意料之中啊。”

“今年,又不能和爹爹一起过年了……”

“我儿莫哭,多大了,还像个小娇娇!我儿别太想念爹爹,爹爹出门,给你挣军功!爹爹明年再回来,一定让我儿,如愿以偿嫁给心上人!”

“桃花都开了,爹爹怎么还没回来……”

“郡主,不好了郡主,呜呜,边关传来急报,大将军、大将军没了……”

“将军,末将等候将军,魂归故里!”

“将军的遗体,两月之后,会送回京城……郡主,将军又打胜仗了,可,将军没了……”

“爹——”

“郡主,郡主你怎么了!来人啊,快叫大夫,郡主吐血了!郡主,您可千万别有事,将军,求您在天之灵,保佑郡主,我们镇国公主府,就只剩下郡主一个人了……”

“恭迎、将军回府!”

“将军在死前,忍痛披衣,亲笔给陛下,写了封遗书。

信上说,他的小女儿自幼仰慕陛下,对陛下感情甚深,此番他死,公主府就只剩下一个伶仃幼女了,还望陛下念在他生前为大璃朝打了无数场胜仗的份上,迎娶小女儿为后,不求一生荣宠,只请他,代为照顾这个功臣遗孤……

郡主,将军用自己的军功,和整个镇国公主府的荣耀,向皇上给郡主换了一个皇后之位,他的遗言就是……希望郡主,得偿所愿,一生顺遂……

遗书早几日已经送呈到了陛下案前,陛下今日已经诏告满朝文武,秋日,八月十五,迎娶安国郡主,为皇后……”

“郡主……皇后娘娘,陛下走了,陛下竟然在新婚之夜,抛弃你走了!”

“好了,别哭。伺候我,把这身喜袍,脱了吧。”

“娘娘……”

“烧了,烧成灰……”

“这可是您绣了一年的嫁衣啊!”

“那又如何?以后,也穿不上了。凤袍,比这件喜袍,精致好看多了。”

“陛下怎么能这样呢!”

“等等,把盖头留给我吧。我收起来,至少证明,我成过亲。”

“娘娘……”

“爹爹,你用军功为女儿换来了好姻缘,女儿终究是,辜负了你的好意……是我,没把握住这段好姻缘。”

贴身的侍女叫什么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只依稀记得,皇上的心尖尖入宫后的第三个月,她被人吊死在了御花园……

我亲手为她整理遗体装束的时候,解开她的衣衫,一眼就看见,她满身的青紫……

是被人蹂躏后的伤痕……

那次,是我头一回不顾皇后的身份,在宫里大闹了一通,吓得宫内提刑司主管老头连夜跑去大理寺求救,拖了大理寺卿来,才在两日后,给了我最真实的答案。

她是被暗中觊觎她的御膳房总管太监害死的,那总管太监狗仗人势,一直都想找她对食,她不愿意,屡屡拒绝,又不敢把这事说给我这个无权无势的空架子皇后听,怕惹我心烦,就忍气吞声,一个人默默受着。

后来那总管太监偶一日喝醉了酒,晚上回去的路上,看见了在御花园采玫瑰花瓣的她,就一时兽性大起,从后捂住了她的嘴,把她拖进了假山里,扒了衣服蹂躏欺负,她哭喊的太大声,那太监害怕招了人来,就对她又打又咬,掏出了身上携带的麻绳,活活把她勒脖子,勒死了……

勒死以后,那太监酒壮人胆,直接把人吊在了假山上……于是,她就那般,百般屈辱,不堪的死去了……

之所以说那太监狗仗人势,是因为,那太监正好是贵妃的人。

事情水落石出,凶手落网,势必会牵扯到贵妃那个人,牵扯到后宫争斗这个话题……

但,大理寺卿去向帝王汇报这件事的时候,帝王却、极力为自己的爱妃撇清关系。

哪怕再后来年轻的大理寺卿不甘心一国之母受辱,不惜违抗皇命继续审查那太监,终于在动用了大理寺十八套酷刑后,撬开了太监的嘴,让太监亲口指控自己那样做,的确是受了贵妃身边的女官指使……

帝王也压根不信,那事和他纯洁乖巧善良的贵妃有关。

甚至还因为那女官是贵妃的陪嫁丫头,与贵妃感情深,瞧了贵妃几滴眼泪便心软了,直接下令不痛不痒的打了那丫鬟二十板子,把事情归罪于后宫女官暗中较量,自个儿的矛盾,择干净了贵妃,这事就了了。

那丫鬟,末了竟还能在贵妃身畔伺候,在帝王眼前晃悠……

那次,也是我头一回,对着他的画像,脑海中浮出了‘昏君’、‘狗皇帝’、‘没良心的王八蛋’等等字眼。

当然,我并不敢光明正大的骂出口,毕竟辱骂帝王,是要诛九族的。

即便我彼时,已经无九族可诛了……

但我自己的命,也是命啊!我惜命着呢!

而且,我也不能丢了皇后的名分。

因为,这是我爹爹,用军功换来的……

不过让人解气的是,那年轻的大理寺卿真不愧是个可塑之才,人间大青天,正义的使者!

贵妃的陪嫁丫头还没高兴几天,就在出宫为贵妃送家书的路上,被大理寺卿的人给打闷棍拖进了大理寺。

然后,正义使者大理寺卿叫去了大理寺所有官员,堂而皇之的开堂审案,还雇去了一堆百姓做水军观审,审着审着,就顺理成章的,依照本朝律法,把丫头给砍了,当场砍的,大狱都没下。

听说陪审的官员们连板凳都没坐热,丫头连什么情况都没反应过来,就咔擦一下血溅当场了。

此行为,不到半个时辰就传进了帝王耳中,帝王大怒,降罪的圣旨刚下到大理寺门口,传旨的刑部尚书大人就听见了百姓们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欢呼雀跃,高喊青天在世。

思纣再三的刑部尚书大人又默默收回了圣旨,把其返送到了帝王的案前,向帝王阐述所见所闻,劝帝王不要降罪大理寺卿,不然有伤民心,还顺道拿帝王偏宠贵妃,贵妃丫头犯法而不罚一事,明里暗里,拿话呛了帝王一顿。

半个月后,他或许是迫于贵妃那柔若无骨的撒娇魅力,不得已,又设法降了大理寺卿的职,寻个不轻不重的错处,就把大理寺卿给贬出京城了。

大理寺卿离开京城要去地方做知府,走的那天,百姓夹道欢送,场面可谓十分壮观!

而大理寺卿其本人,虽然丢了高官厚禄,却赢得了一片好名声,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看着火盆那头哭哭啼啼烧着嫁衣的小丫头,我拿着叠好的龙凤呈祥盖头,叹了口气,“只缘感君一回顾……恐要,害我此生,朝与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