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巧遇(2/2)

周标见陶甫先生看过自己的文章没有评价,直接递给了陈翊,不由得有些失望,难道陶甫先生要让陈翊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子来点评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略更小说网 www. LueGeng.com,朱门夺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点评自己的文章,周标想到这里,将目光投射在陈翊身上,似乎想看出陈翊到底有什么本领。

“先生,学生已经看完了。”陈翊双手奉上,恭敬的说道。

陶甫先生笑着说道:“退之,你说这篇策论如何?”

“周兄所写的这篇关于盐政的文章不可谓不犀利,直指盐政利弊,可见周兄对于盐政是十分了解的,周兄大才,退之佩服。”陈翊恭敬的说道,“只是。。。”

周标见陈翊吞吞吐吐,话说了半截就不说了,连忙追问:“陈兄只管讲,愚兄洗耳恭听。”

“既然如此,退之就斗胆问周兄,周兄文中所言,将盐引的分配按照各州府分配,可是到底要如何分配,周兄并没有说明,此为第一个疑问,再者,分配之后,周兄如何可知盐引分配合理,是否大商户就应该多分,小贩走卒就应当少分,还是各州府按照所需用量分配?”

周标闻言,一时语塞,“这。。。愚兄倒是没想到这么多。”

“盐政关乎国家税赋,轻易改动都将影响亿万黎民百姓的生计,退之认为,无论怎么改,都要因地制宜,三思而后行,最关键还在于上面的政令下来,底下的官员认真执行,不然政令就成了一张废纸,反而成了不法官员的敛财工具。”陈翊不卑不亢的说道。

“愚兄受教了。”周标向陈翊施礼说道。

“不敢当,在下妄加评论,还请周兄不要见怪。”陈翊连忙回礼道。

周标落座后,见陶甫先生仍旧是一言不发,心里惴惴不安。

吴叔达见状,连忙打岔问道:“陶甫兄,你看呢?”

陶甫笑了笑,捋了捋胡子,说道:“要说才学,周贤侄这篇策论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精彩绝伦。要说胆识嘛,这篇策论递上朝廷,只怕是要引起轰动了,到时候只怕朝中大臣都要将周贤侄纳入自家阵营。”

周标闻言,心中已经是大喜,看来陶甫先生对自己很是欣赏的,有了陶甫先生的推荐,自己再去求学为官就容易的多了,陶甫先生门生虽少,却个个都身处朝中要职位。

周标闻言就要起身拜师。

陶甫先生顿了顿,看了眼周标,说道:“只是我已经收了退之为学生,恐怕没有精力再为周贤侄讲学。”

周标闻言一滞。

吴沅闻言也是一惊,本以为陶甫先生刚刚对周标的文章大加夸赞是看上了周标,有心将周标收入门下,却不想他用了陈翊作挡箭牌委婉拒绝了。

“这。。。这可如何是好?我在二哥面前可是夸下海口,说陶甫先生你是一定会将周贤侄收入门下的。。。”吴叔达有些为难,这要他怎么向二哥二嫂交代。

“吴兄莫急,我倒是可以向周贤侄推荐一人,此人也是饱学之士,吴兄你也认识,相信他对周贤侄一定会很感兴趣。”陶甫先生连忙说道。

“何人?”

“广陵书院的山长,孙博彦,孙山长。”陶甫先生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周贤侄想进广陵书院求学,相信孙山长一定很乐意收下他,我平时得闲也会在广陵书院授课,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吴叔达闻言大笑,连道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孙博彦门生满天下,周标入了他门下,不比在陶甫先生的门下差。

周标闻言心中虽有不快,仍旧躬身向陶甫先生行礼,“多谢陶先生引荐,先生大恩,周标没齿难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