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双喜临门(1/2)
最快更新盛明皇师最新章节!
北伐回到京城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转眼间又是年末的时候,因为被雪覆盖,京城陷入了一片银色的风景之中。
自从马哈木统治的瓦剌向大明称臣之后,明朝政府的日子一直过的很安生,尤其是永乐大典正式编纂完毕,由总编纂宁王朱权向朱棣汇报成书情况。
永乐大典全书撰写完毕,共成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成书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休书全过程中,对收录书籍未做任何修改,采用兼收并取方式,保持书籍原始内容。
永乐大典全书原版只有一部,后世所存基本全为抄本。
由于编书的工程彻底完成,所以宁王朱权也准备启程返回封地了,毕竟他是藩王,未得到皇帝的旨意是不能长期留在京城的。
朱棣这个时候犹豫了起来,他在犹豫是否要让朱权回到辽东。其实如今辽东的局势十分稳定,自从永乐元年叶羽平定了辽东的战事之后,岚琴一直兢兢业业的处理着辽东的事务,使那里一直太平无事。
所以按照形势来看,辽东其实是不太需要镇守的藩王的,更何况朱棣考虑即将迁都,整个北境都会由他亲自镇守,天子守国门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但如果不把朱权放回辽东,那又显得太过刻薄,藩王改封封地,尤其是皇弟,那一定会被天下人非议,朱棣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正在犹豫不决,当事人朱权本人倒是主动开口说话了。不得不说他十分的聪明,一番话帮助朱棣做出了决定,也彻底让朱棣对自己放心了。
“臣弟历时多年完成永乐大典的编纂,没有其他的请求,只希望皇兄能够应允臣弟一事。”
朱棣起先有些狐疑,问:“十七弟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
朱权向朱棣恭敬的行礼,道:“臣弟性情散漫不羁,军旅生活并不适合我,父皇在世时是他偏爱臣弟,才会将辽东封给臣弟。如今过了这么多年,臣弟也感觉有些疲惫,所以希望皇兄能够卸去臣弟的兵权,将我改封在南方,从此过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下半辈子也享享清福。”
朱棣定定看着朱权,轻声问道:“朕正在筹划迁都,回到辽东后会离京城很近,我们兄弟也可以多走动,不是很好?”
朱权笑了,笑得十分坦荡,他当然不会相信朱棣说的什么离得近兄弟多走动之类的鬼话,他知道这不过是皇兄的一个试探罢了。
“皇兄放心,只要我们兄弟心在一起,皇兄有需要的话,臣弟赴汤蹈火立刻赶到京城,怎么是距离远近可以阻碍的。”
朱权的回答十分漂亮,也恰到好处的戳到了朱棣的心中。
朱棣的兄弟已经不剩几个了,有的在洪武年间死掉,有的在建文年间死掉,有的被建文帝迫害身体状况十分不好,到了永乐年间也就死了。
到现在还健康的活着,能帮助朱棣办事,或者说能够让他回想到亲情的,除了怜香之外,也就只剩宁王朱权了。
朱权毕竟是陪伴他走过靖难岁月的唯一一个弟弟,所以在朱棣心里他也不是普通的兄弟可以比拟的。
于是,回想到这些年的经历,朱棣在心底深深叹息,然后认真的点了点头,回应了自己的弟弟:“好,你想去哪儿,你说个地方吧。”
“南昌。”
朱权十分聪明,他没有选择苏杭这种显眼的城市,而是选择了南昌,这种清静富庶的城市。
在南昌,他的日子可以过得很舒服,又不会受到朱棣的猜忌。
不得不说,朱权的决定确实是最聪明的选择。
朱权离开京城的那天,天空又开始飘起雪花,叶羽在城南的郊外等着送他。
朱权没有带多少护卫,就只有几个轻骑,跟他一路向南面而去。
远远看到叶羽披着大氅站在雪中,朱权在他身边翻身下马,走到他的面前。
上下打量着叶羽,朱权惊讶的现,当年那个总喜欢一身白衣、潇洒不羁的大驸马,如今竟然也蜕变的愈稳重坚毅,他在朝堂之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计谋手段,却依然没有改变他那澄澈清白的气质。
“人人总说朝堂之上总会让人心智改变,可如今再看大驸马,气质与当年无异,倒是让本王不再相信那些所谓的论述。万事都需要看人的心智,若本身是一股清流一般的清澈气质,无论朝堂如何浑浊,历经多年也不会改变。”
朱权似乎很少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