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事业征程(求月票)(1/2)

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一场冬雨滋润着有些干旱的大地,只使得华北大地的百姓,无不是长松了一口气,至少这场雨让他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不再担心这老天爷在年末时紧了来年的收成。

在保定火车站西数百米外,那片高耸的院墙内,相比于院墙外的百姓要靠天吃饭不同,用最新式蒸汽带动的旋转钻机钻出的机井,能够为院中的上千亩耕地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也正因如此,其田间作物的长势远好过院墙外的田地。不过与院外的田间种满了红薯不同,这院子里种的却是时下华北种植并不多的小麦。

实际上,对于这立着高墙的大院子,保定当地人总好怀揣着一丝好奇心,这好奇更多的是因为其不按“习俗行事”,该种高粱的时候,他们不种高粱,该种红薯的时候,他们不种红薯。

玉米、麦子,在过去的一年里,这被圈入的大院子里头,也就是种地罢了,对此按保定人的课来说,这人的脑袋壳肯定是被驴踢了,若不然又岂会阔绰到圈出那么大的院子种起地来?

无论外界怎么看,这保定的“农业试验场”与济南、开封、江宁、杭州以及广州等地的农业试验场一般,都是由“东亚农业促进基金会”投资创办,其旨在将源于西方先进国家的“西洋农学”在中国加以推广以改造中国传统农业,而在“西洋农学”本土化的核心是人才本土化,这自然也就产生旨在培养农业人才的农业学堂。

而农业学堂无一例外的皆设立于“农业试验场”内,受限于种种因素,这些农业学堂的规模并不大,实际上,即便是东北大学农科本年也就只招收了165名学生,至于这些农业学堂,少则只招收十数人,多则二十余人。

但凡读书人,又有几人愿意与田间地头终老?这自然导致许多人无意就读农业学堂。不过虽是如此。但凡在这种情况下愿意报考农业学校的,无不是有志投身于“现代农学”的有志青年。

虽说天上下着雨,可在保定农业试验场中,几名穿着涂胶雨衣、脚踏雨靴的年青人正在田间地头巡视着。检视着麦苗的生长情况,这些麦苗长势极旺。

“……”

在纪录本上作着记录时,看着眼前的这片麦田,张靖的双目中满是憧憬,作为保定农业学堂的一名学生。对于这被称之为“中华1号”小麦,可谓充满了期待,几乎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田间查看麦苗的生长情况,恨不得一夜之间,这32亩育种田,便能育出良种来,然后再立即推广至全直隶。

“怎么,子靖。还在想着什么时候,把这麦种带回家种上哪是不是?”

一旁的李林远瞧着同学的模样,便轻声调查笑道,可这话未尝不是他的期盼,作为农家子弟,他清楚的知道,高产良种对于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百姓再也不用挨饿。

“你又不是不知道,资料上说,“中华1号”小麦的在东北和南繁基地的产量是500斤左右。可一亩上等的高梁地才产多少?至多百二十斤!”

直起腰身,张靖盯着田间的麦苗,感叹的说道。

“如果说不是因为今年的玉米每亩平均达到607斤的高产,谁能相信一亩麦子能收500斤……”

张靖口中的玉米。指的是今年试验场中种植的几十亩玉米,平均产量达到惊人的607斤,那产量着实震惊了每一个人,即便是试验场的山口教授也被惊呆了。不过,因为学校的限制,他们并没有对外宣扬这一产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现在这些种子正在进行本地驯化,只有驯化成熟了,适应了本地的气候,才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标。

“这只是试验田产量,如果要大田种植的话,产量估计会下降两三成……”

每一个农技人员最想做的是把试验田产量变成为大田产量,但这几乎没有任何能,毕竟不可能每亩地都是精耕细作,更为重要的是,在大田中肥料的供应以及灌溉等问题,都会限制它的产量。

“两三成?”

摇摇头,张靖反问道。

“别忘了试验场里种的高粱,产量都超过两百斤,地里除了施用磷肥之外,还会用上上百斤堆肥,而且水还能供应的得上,这种试验田环境绝不是普通农家所能相比的,我估计同样的种子,放到大田里头,能保住300斤的产量就不错了……”

提及产量的下降,张靖的眉头顿时皱成了一团儿。

“再加上百姓习惯自行留种,水肥跟不上,自然导致其减产,导致种子退化,这样的话,这些种子年年退化,几年之后,还有什么高产优势... --

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高产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