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积弊难消(2/2)

“妙啊!”薛书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不由得抚掌大赞起来。

“京营现在是六爷把持,七爷现在管着海署,统管海军,是皇太后牵制六爷的棋子,皇太后一直想在京军中安插人手,可一直不得其人,六爷深知京军之积弊,欲要振刷而无人,如果有一个两下里都能接受的人物……”李绍泉意味深长的看着薛书云,扬了扬眉毛。

“大人是说,林瀚鹏?……”薛书云恍然大悟,“家人在太后手中,又给文文忠递过门生帖……的确是再合适不过!”

最快更新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最新章节!

“只是,要让他林瀚鹏去练京军,还要费一番周折……而且这当中之险要关节,也要提醒他注意……”李绍泉主意已定,神情也变得开朗起来,“待我提点他林瀚鹏一番,我想,以他之聪明和抱负,应该是愿意接这个差事的……”

李绍泉随即和薛书云商议起相关的细节来,而此时的林逸青并不知道,自己最坚定可靠的盟友竟然会这样的编排自己。

而他也和之前的李绍泉一样,对乾国军队的未来,抱有深深的忧虑。

“这些盾牌,是你从守卫烽火台的军队那里借来的?”林逸青拿起一面虎纹铜盾看了看,眉头习惯性的皱了起来。

“是的。这是八部兵才有的装备,青旅兵和勇营多用的是木盾或铁盾,质量比这种铜盾差远了。”星月琉璃点了点头,“虽然说有些沉,但用起来还可以,多亏了它,我们才没有给雪崩埋住。”

想到乾军现在还在用这样古老的武器,林逸青联想起那天晚上虎衣兵和朱雪雁的那场大战,禁不住仰天翻了个白眼。

这样的装备情况,俄国间谍是肯定会报告回去的,难怪他们行事如此的肆无忌惮。

对手的军队大多数还是中世纪一样的装备和作战理念,他们有什么好怕的呢?

而乾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淮军,现在因为圣平天国之乱和绺军之乱的平定,而面临“鸟尽弓藏”的局面!

根据大乾朝的制度和惯例,无论何种军事行动,一旦战争任务完成,军队必须要解散,象八部兵必须遣返防地,青旅兵必须遣返汛地,团勇练军则须解散归农,统兵将帅则各归建制。然而,自蒙古八部骑兵的统帅僧戈仁钦死后,大乾朝廷已派遣不出领兵大将,而国家正规军又不足依恃,因此,淮军在“剿绺”后虽然有所裁撤,但仍是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彤郅九年李绍泉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淮军更是长期防守北疆的门户,担负国防重任。

从同治九年至现在的光旭七年,淮军所防区域为直隶、保定、天津、山东、江苏、吴淞海口、湖北、山西、陕西等地,总兵力约四五万人;经扩充分防各地的淮军共有130营,淮军在巩固国防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大乾朝廷正是依靠淮军这样一支武装安内攘外,防患固本。而淮军的创建者和统领李绍泉也正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兵权成为大乾帝国举足轻重的人物。李绍泉曾称自己“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一路扶摇。”他的戎马、封疆都与他一手创建的淮军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他自彤郅九年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要职,也正是手中掌有重兵之权。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人选必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统兵大权和才能,能够确保京师安全;二是具有应对外交的经验和能力。李绍泉就任此职后权力极度膨胀,“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枢府常倚为主,在疆臣中权势最巨”,随着李绍泉的权势日趋显赫,淮军从军事武装演变成为势力强大的政治集团。

“坐拥重兵,挟淮军以揽权”的李绍泉,积极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巩固淮系集团的政治地位。他“任人唯亲”,重用亲属,提拔部属乡里,“淮军将校,果有能者,无不用也”。李绍泉深知政治集团内部团结和稳定的重要性,利用宗族、姻亲、同年、师生等关系,紧密淮系将领间、将弁间、幕僚间的联系,李绍泉还仿恩师曾伯函建立幕府,使之成为许多人获取政治地位的途径,由此而攀致高位。

李绍泉还想方设法笼络当时在政治上、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力的人士,扩展淮系集团的政治影响。淮系集团的影响力还渗透到大乾朝的外交、文化教育、工业经济等许多方面。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李绍泉生平事业,就其个人而言,以淮军为重要;就国家而言,则以外交为最重要,其次则为海防设施,又次则为工业建设”。在文化教育方面,李绍泉为首的淮系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建立新式学堂、选派人员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业经济方面,淮系洋务派除了发展军事工业外,还积极兴办民用企业。比如,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李绍泉奏设的第一个棉纺织工厂;中国最早的电报、铁路也是淮系最先倡办的。在外交事务方面,“李绍泉主持外交海防,一身系国家安危,所承担者是国家的大利大害,亦即皇室政权的命运”。李绍泉早在淮军抵沪后就开始与外国人接触,在以后的戎马和政治外交生涯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洋人、了解洋人。他被公认是当时最能与外国人打交道、最具外交能力的人。

当然,淮系集团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淮系集团本身,而在于通过淮系集团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中原人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在大乾朝廷内部,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渤人中原人的畛域之见,大乾朝的统治者对中原人官员在文化上利用,在政治上可能也予以尊宠,但绝不授以左右时政的权位,更没有让中原人掌握过兵权。直到圣平天国之乱时,赖以镇压叛乱的八部军青旅军主力瓦解,大乾朝廷才不得不借助当时势力正强盛的湘军去平定圣平军,于是湘军的统领曾伯函才成为第一个掌握重要兵权的中原人官员。之后,大乾朝廷赖以“剿绺”的领兵大将蒙古亲王僧戈仁钦战死,才使得淮军成为朝廷可以依恃的力量,李绍泉也才可能成为又一位掌握重兵之权的中原人。曾伯函、李绍泉在政治舞台上的勃兴,标志着渤人中原人之间矛盾的淡化,标志着大乾朝的权力中心由朝廷而向官员大臣尤其是中原人官员下移。但曾伯函因病故而过早地离开了政治舞台,李绍泉“坐镇津门”,其影响自然是曾氏所不及。“凡所指置,足奠邦基。……坐镇津门,朝廷大事,悉咨而后行。北洋章奏,所请无不予也。……安内攘外,声望极一时之盛”。

李绍泉和他的淮军崛起并活跃的时候,正是大乾帝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渤人中原人矛盾乃至君臣之间的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从军事而至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维系着大乾帝国的命运。以李绍泉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从根本上动摇了渤人中原人的畛域之见,真正确立了中原人的政治地位,而这种情况,引起了渤人上层贵族的不满,在外患稍平之时,他们便想要限制淮系集团势力的发展,而由淮系集团所主导的洋务运动和军事改革,自然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山海关这样的重镇,新旧军队并存杂处的现状,和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可以说不无关系。

自己率萨摩军民来归,朝廷只赏了自己一个空头爵爷,没有给任何的实职,其实也和这种权争的积弊不无关系!

想到自己巡视海防,去的多是淮军的驻防之处,林逸青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而现在朝廷最为忌惮自己的,也许就是和淮系集团走得太近!

想到这里,林逸青禁不住在心里暗暗叹息。

在原来的时空中,他出身于“根正苗红”的军人之家,爷爷升到中将,做到了省军分区司令的位置,有时爷孙俩闲谈时,讲到官场政争的诡谲,爷爷也常常显现出深深的无力感。

从那时起,林逸青便深刻的理解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

必须得想办法打消朝廷的疑虑才行!(未完待续。)xh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