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 amraam(2/2)

记得自己刚到高加索的时候,当面的北约空军战斗机总共也不过一千四百架,怎么现在反而越打越多了?不过“一千六百架”这个数字虽然吓人、却也不是太离谱,拥有远离战线的北美大陆作为战略纵深,美国人的雄厚战争潜力和武器产能当然不能小看;要说他们这么快就补充了足够数量的战斗机,龙云也完全相信。

不过大规模战争中,损失的战机容易补充,人员的培养却需要时间。

这些新补充上来的战斗... --

最快更新龙战长空最新章节!

的战斗机,是不是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去驾驶,直接决定美国空军的持续战斗力究竟如何,这一点上龙云并不看好他们的预期表现。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狐獴”发言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名空军上校的战况分析报告;听到上校语调低沉的叙述、再翻看面前的汇总资料,龙云的脸色就逐渐变得难看起来。

自己才离开前线三个星期,怎么情况就一下子变得这么恶劣?

就在他的面前,白底黑字的统计表格和柱状图显示,最近十天以来,在高加索、黑海一线的空中战斗格外激烈;在大小数十次作战行动中,苏联vvs和pvo总共击落了数量空前的八十七架北约战机,但是自身的损失却很离谱的超过了一百五十架。如果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换算一下就是接近六个歼击机航空团的装备规模;十天损失一百五十架战斗机,每天十五架的惊人战损数量,已经超过了苏联第一阶段战时体制下的战斗机日生产量!

要知道这只是高加索一条战线的情况,如果其它战线也是这样难看的交换比,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真不敢想象这场战争会打成什么样?

“……在潜伏特务的情报支持下,北约加大了对我方地面指挥导引系统的破坏力度;现在距离战线零到三百千米的一线空情监视节点和通信网络损失很大,有些地段已经出现网络缺口和空情盲区。于此同时,北约战术空军改变了惯用的攻势战法,不再出动大规模机群突袭我方重要战略目标,而是开始用攻击机作为诱饵、集中大批战斗机实施清剿式的空中优势作战,试图与我方争夺高加索战区的制空权。

现在,面对北约即将发动的大规模空地一体攻势,我们必须与国土防空军各部密切配合,顶住北约争夺南方战线制空权的沉重压力。但是实事求是的讲,这一目标很难达成,因为目前高加索、黑海一线展开部署的各歼击机航空团虽然都装备齐全、持续战斗力却在不断跌落,一线飞行员的总损失也接近了百分之二十的警戒线……”

气氛沉闷而略显燥热的会议室里,冷冰冰的话语,在每个人的耳边盘桓回荡。

从上校语速迟缓、却是难掩焦虑的话语声中,大家不难听出当前局势的恶化程度,同时也对空军是否有能力完成总司令部制定的战略部署、为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空中遮蔽充满了疑问。

作为经验丰富的空军指战员,所有与会者都很清楚在战争烈度空前的世界大战中,单个航空兵作战单位的持续战斗力下降不仅难以避免、而且也并不可怕;只要敌我总体力量对比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同样幅员辽阔、潜力深厚的苏联具备西方国家不具备的体制优势,所以并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残酷消耗战。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最近两周以来南方战线的敌我交换比,从之前基本稳定的一比一点二骤然攀升至接近一比二,这变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和单次战斗的悬殊交换比不一样,大规模战争中,交战双方对应作战单位的总体交换比在短时间内一般都比较稳定;如果出现了剧烈变化,往往就意味着作战态势与力量对比出现重大变数。倘若不尽快找出原因、并设法解决,那么红空军迟早都会因为不对等消耗而让北约空军积累起足以发动碾压式攻势的实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战况的岌岌可危也就是顷刻之间的事。

但是……造成这一剧变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几分迟疑翻阅桌上的材料,龙云很快发现了重点,他的目光停留在克格勃情报部门的一份绝密报告上,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缩写词就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一切:

amraam,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两眼凝视纸面上的打印字迹,他马上想起了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龙云所在的现实世界里,以amraam(advanced-medium-rangeair-to-air-迷s私le,先进中距空空导弹)为项目名称的aim-120,是一种早在一九九一年就进入实战部署的空对空导弹系统。但是在这莫名的平行世界里,它却像是悬在东方世界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传闻与情报固然由来已久,却从未在世界大战的天空中现出身形。

但是现在,从情报系统的报告中发现了amraam的踪影,结合面前的材料和上校的缓慢叙述,龙云很快就反应过来,美国空军肯定是在最近批量装备aim-120并投入了实战,才能够迅速取得高加索战区的空中优势。(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