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禁绝质疑、临安城破(2/2)
就是慧了烧出的第二把火,刘行为其总结、定义为“藏地汉化、从娃娃抓起”的政策。
对于吐蕃人而言,中原人的文化是他们所敬仰和向往的。但一直以来对于许多贫民家庭、甚至是中层阶级家庭而言,想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汉学教育那费用太是高昂,是只能想想却没有能力实现的想法。
慧了在一通屠戮之后马上宣布要在三年内至少使四十万吐蕃孩子走进学堂,去享受与大宋民众一样的全民免费教育。
使吐蕃的孩子陆续地全都去读书识字、接受中原文化教育等于在打一巴掌又给了他们一个极大的蜜枣。
这个蜜枣被慧了一撒出去,马上便让屠戮教民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被迅速降低了很大一个层次。
用全民免费教育先抚慰了一下吐蕃人那接连受到重创的心灵,慧了的第三把火对于更多的吐蕃人则是恩同再造了。
慧了正式宣布在各地建立都护府下属的司署同时,建一个司署首先就要由司署出面废除当地的农奴制度,将农奴解放出来之后、把从前那些农奴主人所有的土地按照人均二十亩的份额去均分给农奴。
凡是被改为民籍的农奴,从此以后与其旧日的主人的平等地位。无论是从军、还是入仕,都不再是低人一等的贱民。
无论是全民免费教育,还是缴税等事上也都不再要先被奴隶主给盘剥一下、遭受双层甚至是多层盘剥。
当然,诸如六爵小赞普封地内那些被确定为其封袭、管勾的邑户不在被解放的序列。
那些邑户虽然不与农奴相同待遇,却从此以后也只需要缴纳给其封地赞普的邑供和朝廷派下去的税金便可。
邑户的供金数额会大幅度降低,小赞普们不能自行定额、只能由都护府额定,那也是直接让邑户得到了很大恩惠的措施。
废除农奴制,留下藩地邑户。慧了一套体系两种模式的新政一出,既让人口最多的农奴阶级得到了解放,同时也保护了藩地领主的利益。
为了区别被解放的农奴和邑户,慧了还在都护府告示中明确给出了定义:解放的农奴以后称之为“平民”、藩属领主的邑户称之为“邑民”,他这一套新的政策称之为“两民法”。
只要那些藩地领主不是图谋造反、或者是贪得无厌,慧了的这“两民法”就可以彻底让大宋对吐蕃的统治扎下稳固的根基,进而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吐蕃号称五百万人口、农奴占据了其中三百万之巨。慧了此举一出,顿时让整个吐蕃为之沸腾。
许多农奴更是在随后刘錡、刘锡、张所军中的宣政司发布募兵告示后,纷纷地主动跑到了招兵处去投军。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更直接:投效大宋的军队,帮助大宋捍卫和保护好吐蕃现在的局势就是保护好自身的“平民”身份和分到的土地……
慧了的三把火,先以凌厉、残酷的铁血手段屠戮,再以全民免费教育、废除农奴制的同时保护藩属领主利益两种政策做安抚,使得吐蕃虽然仍有逻些城战火在熊熊燃烧,其他地区却迅速地进入到正轨中去。(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