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乐陵整训(2/2)

这都是盂县整训时战术的再检查、再学习、再训练,那些新兵们在新兵团训练时都已经有基础了。这次整训,最主要的,是要训练平原作战战术,比如村落争夺战,院落争夺战、地雷和炸药的运用。

技术就是战斗力!

萧四明从太原兵工厂带回来的那十二个枪炮技术人才到了冀鲁边算是到家了,安营扎寨了。按照萧四明的要求,兵工厂厂长陈明博组织力量先试制地雷、手榴弹。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已经诞生了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对军工专家们来说,那都是成熟技术。就是电起爆炸药,这个时候的特工们早就使用了,中央军部分部队的工兵,也都掌握并运用了。八路军缺乏兵工人才,更谈不上什么像样的兵工厂,此时都还不会制造地雷、电起爆炸药呢!

历史上,冀中我军是八路军系统最早制造地雷和烈性炸药炸药的单位,原因是冀中部队从天津找到了清华大学叶企孙教授的弟子熊大缜,由熊大缜和叶企孙联络了100多个平津知识分子,到冀中根据地开展兵工研究,成功制造了地雷、烈性炸药。可惜,熊大缜后来被冀中军区锄奸部作为特务逮捕,在转移途中与押送的战士发生口角,那战士自己决定处死他。熊大缜不愿浪费宝贵的子弹,让那战士用石头把他砸死了。

灵魂穿越的萧四明,肯定不会犯冀中军区锄奸部那样的错误的,他把陈明博等技术人才都看成宝贝疙瘩了。从太行山到冀鲁边,长途行军,连他和王麓水的战马都用来驮运辎重了,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家属基本上都是骑马或骡子行军的。

陈明博他们可都是太原兵工厂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是生产武器弹药的专业人员,制造个地雷、炸药包那是小菜一碟!

这不,一到乐陵,兵工厂特派员赵昌寿和厂长陈明博就组织力量研制地雷,三鼓捣两鼓捣,就试制成功了,不但有挂弦的,还有拉线的,甚至还试制成功了反坦克地雷!

可惜的是,兵工厂才开始生产,生产的手榴弹、地雷数量有限。特别是野战部队使用的反步兵雷、反坦克雷,在没有批量生产烈性炸药之前,只能是利用缴获日军的炸药包的炸药,试制一批用于教学和训练使用的教练雷,供冀鲁边军政学校、教导队和部队训练用。

下次战斗时,很可能兵工厂研制的地雷就会派上大用场了!

整训的第四步,也是这次整训的核心,就是要训练步兵合成战术,包括步兵班排配合战术、步炮协同战术、步坦协同战术、防空、防毒战术等。

这个训练科目,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全国抗日军队的前面!

先遣大队就要升格成先遣支队了,成旅级单位了。而且还是一支拥有坦克、装甲车、炮兵、骑兵的旅级部队,等于是一支合成部队。这种编制,放眼全中国,也只有萧四明部才有。

部队扩大了,装备也很先进,再遇上小鬼子大队级别的部队,如果提前筹划,挖坑让鬼子跳的话,恐怕经常以一个大队对抗一个师的日军,会惊讶得目瞪口呆的。

不要说是遇上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了,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就是遇上小鬼子一个联队,恐怕鬼子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练兵,练出一支精兵!

因此,萧四明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整训上!

乐陵整训的第一阶段,萧四明和王麓水、黄骅都下部队了,跟着部队搞诉苦运动。到了第二阶段的战斗总结阶段,萧四明和王麓水、黄骅更是深入到连队中,指导部队进行总结,从干部战士的总结中,归纳整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战法。

比如部队宿营,萧四明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总结出“三要三设两查两注意”,“三要”是指部队宿营时,一要掌握周边敌情,二要熟悉地形,三要第一时间做工事;“三设”是指设观察哨、明哨、暗哨,设值班机枪组,设值班领导;三查是指首长要查哨、要查铺、要查有无汉奸、敌特尾随跟踪;三注意是注意与上级和友邻部队联系,注意和宿营村子的地方工作人员、民兵联系,注意掌握宿营地有无给鬼子通风报信的可疑人员。

这么简单易懂的东西,干部战士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不识字,也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