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日军大队长的悲哀(1/2)

最快更新抗日之铁血纵横最新章节!

柳天舒接到秦永河报告,知道炮兵成功袭击了鬼子的增援部队。81中文网根据前方观察哨观察的结果,鬼子增援部队汽车大部分被击毁,只是走在后面的鬼子运输中队,因为柳天舒要求暂时不摧毁,所以损失较小。不过,饶是这样,鬼子的伤亡应该已经过半。

柳天舒放下手里的电文,对坐在一边的苏兰道:“苏主任,秦永河干得不错,鬼子增援部队被打得半死,已失去了增援宁远城的能力,现在正向西撤退,看来,打仗确实不能单靠勇气,武器装备的作用实在太大。”

“单是利用炮兵就重创了鬼子的增援部队?这真是太好了。天舒,接下来你有何打算?”苏兰听到这个喜讯,不由眉开眼笑,望着柳天舒道。

“鬼子既然从淮南城出来,我们也不能没有礼貌。我看这样,这伙鬼子反正已被拔去了大牙,我们二团三营不是还在岳江镇吗?我看这个事就交给三营长唐伟华,同时让一营赶过去。现在鬼子没有汽车,又有这么多伤兵,度一定不快,天黑以后,就是我们的天下。”柳天舒充满豪气地说道。

如果白天交战,只要鬼子的飞机不来捣乱,柳天舒自然不怕,但依他对鬼子的了解,只要战斗打响成了胶着之态,鬼子又怎么会不派飞机前来呢。

就拿秦永河在大河坝炮击鬼子车队来说,不到一个小时,鬼子的飞机就到了现场上空,只是秦永河带着炮兵提前转移,鬼子飞机在天空中盘旋了好久,还将一片山林炸得尘烟四起,最终没有现柳天舒炮兵的影子,这才无奈返回。

三营长唐伟华接到谢屏才命令,说从岳江镇往东增援宁远城的鬼子,在大河坝遭到炮兵的猛烈打击,已经向岳江镇方向撤退,让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尽量拖住敌人,等到夜晚的时候,再同随后赶来的一营对这伙敌人进行猛烈打击。

他放下电文后,激动地将手下的连长叫来,向他们通报了这个重大喜讯,然后命令一连对拼命西撤的敌人进行袭击,二连迅在岳江镇东南方的山林里做好战斗准备。

鬼子虽然吃了大亏,但毕竟还有四五百人,加上伪军将近一千人,单凭三营并没有能力一口气吃下。不过,团长可是说了,一营长正带着部队疾赶来,只要在天黑之前鬼子不能撤到岳江镇以西,等着他们的,将是新四军无情的打击。

一连接到命令后,立即行动起来,以排为单位沿途进行袭击。一连的三个排仿佛恶狼一般,躲藏在公路两侧,看到鬼子撤退过来,瞅准机会就扑上去咬他一口。

三营的炮排手里有四门六零迫击炮,这时两门配合一连行动,一连长以前是红军游击队员,对这种游击战术自然十分熟练,他让炮兵将炮架在一个小山岗上,看到鬼子撤退的队伍过来,示意炮兵做好准备,等到其走进了炮火打击范围,立即让炮兵来了一个三急射,然后迅撤走。

炮兵立即开炮,炮弹疾飞出,正正落到走在前面的伪军队列中,腾起两团烟柱,那些正惊慌走着的伪军,听到爆炸声响起,顿时肝胆俱裂,喊了一声妈啊,就开始撒丫子乱跑。

在大河坝他们可是品尝了新四军炮击的厉害,这可真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些伪军以为新四军炮火的猛烈打击随之会来,自然四下逃命。

他们这一逃,就造成了整个撤退队伍的大混乱,后面那些负责抬着日军伤兵的伪军,竟然不顾一切将那些伤兵丢下,转身就往公路两边跑去。

谁知飞来的炮弹只有六,除了两落在前面开路的伪军队伍中,造成了三死两伤的损失外,后面四却落到了队伍中间,有两个日军士兵不幸阵亡,五个士兵受伤。

只是这一波袭击带来的混乱,让日军大队长看着目瞪口呆。

向公路两侧跑去的伪军,没想到遭到新四军的迎面打击,十多个伪军被打翻在地,其余的伪军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又退了回来。

好不容易部队安静下来,日军大队长只得派出一小队日军走在前面,同时向两边派出警戒部队,整个撤退队伍小心而缓慢地向岳江镇撤去。

走了一段路后,走在前面的日军看到公路翻过了一道山岭,担心上面有新四军阻击,只得小心地向山岭搜索前进,谁知直到占领了山岭,也没现新四军的影子。

看到前面日军出安全的信号,后面的日军这才向山岭走去,可这个时候,走在最后的日军突然遭到一波掷弹筒的急袭,这些可恶的掷弹筒手,应该是提前埋伏在这附近,放过了走在前面的大部队,直到走在最后的一个日军小队过来时,这才突然开火急袭。

无数的炮弹从一侧飞出,转眼就落到了断... --

最快更新抗日之铁血纵横最新章节!

落到了断后鬼子的队伍中,这些鬼子听到声音不对,只能拼命趴下,可惜飞来的炮弹足足有二十枚,将整个队伍全部笼罩,随着炮弹爆炸密集响起,这个日军小队被炸得人仰马翻,无数的士兵被帝国生产的掷弹筒炮弹炸得横飞出去。

炮弹的爆炸转眼停止,整个公路上硝烟弥漫,一个小队的日军,侥幸没有被炸中的,只有不到二十人。

这些日军士兵慢慢爬起,一双眼睛扫向四周,可惜却没有任何动静,仿佛刚才的一切并没有生一般。

如果不是自己同伴就血淋淋地躺在自己身边的话。

日军小队长的命也实不好,竟然被一落在身边的炮弹击中,身上出现几个大洞,一双眼睛呆滞地看着一侧的泥地,竟是再也没有呼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