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传说,月关说呀说(1/2)

最快更新天马行空四部曲最新章节!

像风的自由,风无拘,风无束,在风中与你相遇,彼此成為朋友,风的温柔只能抚过,风的骄傲只能跟随。─风之大帝。

在我佇立的世界,永远有蓝天白云,尤其在我的心中,在我昂首阔步或徐徐低头的日子里,只有一样东西不解,不是思想,是情字何解,懒得解,一笑置之。

在彩券店看到三名大陆学生好奇的小玩一下宾果游戏,应该是德明财经大学的交换生吧?反正不是很懂,反正她们应该是输了,因為宾果游戏,中钱的回本机率是4分之1,赢钱的机率是6分之1,中高奖的机率是千分之一,以上只是个人玩千次以上的换算心得。

我记得好友强兄拐弯抹角的说过龙吟月為什麼你如此不行呢?他的意思是今天想旅游就旅游,意思就是强者在一起才能强强联手,事情容易多了,自由自在多了,十年前我不行,十年后我还是不行,意思就是有钱才能真正走世界走天下,哎呀!好久没旅游了,我命如此,于是恨钢不成铁..哈哈..随意说说突然想到。

多年前,三叔没开大臺的休旅车,开一臺从未见过的较小车子载著我..,清明假期,他绕了弯弯山路到达淡水的某座山头上,指著前方的塔型大楼,说内湖西北湖的祖先坟墓搬迁到这里,爷爷的也在同一栋大楼,以后你扫墓要到这里..。原来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很真实,但,是梦。

昨天(今天)快早上6点睡,早上7点自动醒来,赶紧去问母亲今天几点扫墓?母亲说十点,餐桌上有中式早餐,拿两样回房吃吃,顺便看美国职篮,看到9点觉得还是快睡饱一下较好,9点半闹鐘响了!很挣扎!不想起床洗个澡,撑到10点父亲在门外说要準备了,你三叔快来了。快速冲一下身体,让自己稍為有精神一下,然后跟父亲、二叔一起坐上三叔那臺从未见过却似曾相识的车子,一路上,我竟然走过多年前那一梦的路程…。

好多年没跟著去扫墓,现在的扫墓也不算是扫墓了,今天整个过程我都用眼睛看著,跟拜一下,心想若是从商朝开始拜祖,那是有几代祖先阿?他们是否会说此族终於出了一代真人逍遥王或是叛逆的不孝子呢?大楼名好像叫北海福座,人不少,山风狂大的,时代在变,一个人的天性不变,习性会变,我变的更不需要过程了,一眼就能给出答案了,我不在抽烟了,却习惯小雪茄味道…。

DreamMaker(善良的人):起点的经验值系统从4月5日起发生故障,通过恭贺贴、书评悬赏、书评加精、版主奖励、点赞等方式获得的经验值没有被计入总经验值。“在线奖励自动领”道具也失效了。

karlking:起点真该好好反省...。

龙吟月:想起曾经因為跨海储值起币被吃掉…打电话问起点的客之服..某女回我说“系统是不会坏的”,我说“万一系统就是坏了呢”某女继续回我说“系统是绝不会坏的”,她大概觉得我是来找砸的吧!因為“系统是不会坏的”我是来骗钱的,因為在她的脑海里..系统怎麼可能坏呢?

伸伸懒腰,脖子酸,坐姿不对,蚊子叮到脖子后,专注听歌Darkness─On─the─Edge─of─Power,Destiny─of─the─Chosen,(Immediate─Music)

The─Last─One(Audioe)─

现在才看到书友月关原来写挺多的,先移过来,我在找个风花雪夜的时间时在看吧!哈哈!

我对文学困境与突围的看法----月关

在传统文学班蹲班学习,前两天老师出了个题目,关于文学的困境与突围。在小组讨论时,听到有些同学的发言很是感慨悲壮,似乎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怀抱崇高理想的人被这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抛弃了,知音少,弦断没人听了。远大的文学抱负,深邃的文学眼光,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与欣赏了。

一时按捺不住,说了几句我的看法。于是被赶鸭子上架,让我参与全班研讨,于是被轮了……,悲惨呐,不过早在意料之中。我既然要说,就不能敷衍了事,也不想故弄高深,讲些玄之又玄漫无边际的东西,仅就我的认知,说说我的看法而已。

先秦有诗经,汉代有赋,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明清小说、民国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之间各有不同。

以上说明,文学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次在不同的阶段,引领风骚的主要文体也不同。而主要文体自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它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没有生产力提高的影响?

最初,人们在鼎上铸字、在龟甲上刻字,其艰难可想而知,那就务求简单,一个字要具备很多意思,而且只写一些当时人认为的最重要的大事,比如祭祀、占卜,军国大事。

这时还谈不到文学,文学那时只是口口相传的歌谣和故事,它那时的载体主要是人们的记忆和交流的语言。

到后来出现了竹简,诗歌和文章开始出现,比起铸在鼎上刻在龟甲上的东西的晦涩,它开始通俗易懂了,诗三百里有些古代字词我们不查字典难得明白它的意思,那大多是因为当时和现代对一些事物的称呼不同,其基本内容我们能看明白,而且分的出好坏。

等到纸张出现,印刷术出现,较之竹简时代又有不同。文章的篇幅在扩大,文学的种类在增加。

汉代出现了赋,唐代流行的是诗,此外小说的萌芽唐传奇开始出现。宋朝的主流是词,这时有了话本儿。元朝是元曲,戏剧开始流行。到了明朝时期,真正的小说出现了。

其中以历代传说、民间故事、戏曲等方式不断丰富的西游记的故事、梁山好汉的故事、三国的故事,被三位作者综合先人的创作,进行再度加工,出现了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

这些种文体,每种风骚了几百年,民国之后,出现了白话文。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原因很复杂,可是其中有没有印刷成书的技术提高、成本降低的缘故?如果在这方面有困难,简练的文言文能被白话文取代吗?

白话文运动初起时,阻力重重,胡适认为大概需要十年讨论,到达成功则需要20年,陈独秀更悲观,认为在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白话文普及了。实际上,仅仅四年,白话文运动就成功了。

又是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科技比之进步节奏缓慢的古代快了无数倍,现在出现了电子网络这种更先进的载体和平台。于是乎,几百万、上千万字的小说也出现了。

其中一本书要印刷出来,能装一格书架,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树木来制成纸张,纸张成本、印刷成本、环境成本都极高,可是在电脑上,它只占几M空间,还不及我们拍摄的一张照片大。

因为参与创作的方便,发行成本的低廉,发布方式的快捷,更多文学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读者也便利地进行接触。庞大的创作基数使得泥沙俱下,乍一看次品废品多了,可是正由于它的基数太过废大,比传统发行方式一年里可发布的小说多几百上千倍,精品也多了。

《悟空传》《亵渎》《第一次亲密接触》《裸婚时代》《山楂树之恋》,《杜拉拉升职记》《蜗居》等等作品广为人知,互联网入侵的不仅仅是金融,也不仅是电影电视市场。

从龟壳铜鼎到竹简,从竹简到纸张,从纸张到网络。白话文运动遭受的来自传统的阻力我知道,至于此前载体的变化、文体的变化是否有如许之多的争议,我也就不清楚了,我不知道当纸张出现的时候,拿着刀子在竹简上刻字的人,会不会一边刻字一边嘲笑在纸上写字的人,说你们永远出不了精品。

但我知道网络文学是有的。

前年参加南方一个研讨会,会上一位地方作协主席一口断言网络创作永远出不了精品,事前大会安排我发言,我拒绝了的,我说我在这里陪坐就好,不发言。听了他的话,我告诉主持人,请下一个安排我。

那是我唯一一次面对来自传统的批评和质疑提出反驳,之前我不讲之后我也不讲,因为没有意义。我们直接面对的是读者,评定我们的存在价值的不是评论家、不是编辑,所以我们信奉的是,说的再多,不如做的更好。

但那次我讲了,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台下那些听众,因为那是一个文学网站邀请他来的,台下的都是年青的网络作家。我看得到他们的神情,他们没有发言权,心里再不认同也只能听着。我在主席台上,我不能不讲话。

我问他,你看过几部网络文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文学有没有垃圾?有,那些垃圾,我们一样认为它是垃圾,你不要专门挑垃圾来说事儿。

传统文学中有没有垃圾?尽管传统文学要发表需要层层把关,出版形式不如网络自由,出版量也不如网络之大,次品率因之低些,可里边有没有糟粕?

我讲了网文的发展,我讲了读者在成熟,从小白读者一步步发展成需要有深度的作品,反过来激励网文作者也在提高成熟的过程。最后我说,你不妨现场说出几部网络小说来,咱们当场辩论一下。

王顾左右而言它,这位一本都没说出来,他根本就没看过。

吃饭的时候,另一位传统界的来宾在酒席上高谈阔论,高深莫测的术语张口就来,深刻的思想与人性发掘的淋漓尽致。这个斯基那个诺夫,其中还有几次提到白烨老师。

我问:“我有十多个年头没怎么看传统文学了,请问白烨老师有什么作品吗,告诉我一个书名,我回头拜读一下。”

他眨眨眼睛,说:“白烨啊?他是写小说的。”

我说:“我是说小说的名字。”

他眨眼、眨眼、继续眨眼。

我不想让人下不来台,赶紧岔开话题。

在这次准备这个稿子的时候,我特意上网搜了一个白烨老师的资料,结果惭愧地发现,人家其实是评论家。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连他赞美的书都没看过就来信口雌黄的,可他真的了解他批评的作品吗?这里边没有立场问题、屁股问题、利益问题、圈子问题,态度很端正?

我现在四十出头,从小一直是看传统文学的,直到05年我还对网络小说嗤之以鼻,然后从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到接触、喜欢,并最终参与,两种文学我都看过,都了解,我认为各有优点。

我认为传统文学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继承,如果网络文学再多吸纳些传统文学的东西,它的质量将更上层楼。

可这是不是意味着传统文学没有缺点?或者说不适应时代的一些特点?我同相熟的几位同学交流时,提到过一点,比如情节的平缓,文风的平缓,明明写三千字就可以把画面感给读者,把高潮给读者,为什么要拖成几万字的问题?

他们说:“对的!那就是我们的风格,我们要的就是那个味道!”

“我想问,这种风格是不是读者想要的风格?这种风格或许曾经有过它独特的魅力,可它是不是永远不需要进步?京剧咿咿呀呀半个小时也唱不完一个情节,曾经风靡九洲、无数人陶醉于它的唱腔。今时今日,你听过几场京剧,你买过几回票去捧场?

它现在成了国粹,被供起来了,因为它有它的独特艺术价值。可是诗歌、散文、小说作家们,如果你的东西被读者所冷遇,它可能有这个待遇吗?新形式的诗歌、散文、小说将取而代之。你有成为国粹的资格吗?

原味的、正宗的就一定是好的?那么自认为是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形式,是自古一直就这样的吗?它才形成多少年?你们还不是抛弃了旧的诗歌、散文、小说形式?

几千年来,有哪种文学形式没有变化过?为什么你就得一招鲜,吃遍天?当你永远是这一招,而且它也不鲜了的时候,你还能吃遍天?

当读者说不喜欢一种东西的时候,是创作者应该改变,还是让读者迁就你的品味?

再一个,你对新兴文体作出评价的时候,你有多大的权威性?你说它是废品它就是废品了?如果别人说你写的才是废品,那么由谁来做裁判?是几个专家学者还是广大读者?

网络文学从98年左右诞生,02年左右成长,06.07年成形,一直是不被关注的,不大有人理会,从09年开始,它不得不被注意了,开始有人把它贬的一文不值了。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提?因为在此之前还没动了他的蛋糕。

我见过某地作协的两位领导,两人看法截然不同,一个坚持认为传统无需改变,网文全是垃圾,读者抛弃我,我就做屈原。

另一个沏上茶,关上房门,唉声叹气地对我说:“愁人呐,我们的一些作家,自恋呐,不肯进步,一写就是农村,一写就是三十年前的农村,再不然就是城乡结合部,内容文风不肯改变,写出东西来自己陶醉的一塌糊涂,可读者根本不买账。”

好的很,这个阵营已经出现不同的声音了,这是事实。但是这个过程,很艰难。07年青创会的时候大会就提议要发展网络会员,09年首批网络作家寥寥数人入会。

09年提出成立网络作协,一片人认为不可能。今年它成立了。由传统评论家参与的网文研讨会、网络诗歌、散文,小说等大赛开始频频举行。12年开始,网络文学的处境开始好转,现在比12年还要强上许多。再过几年又会如何?

一直以来,面对攻击,我们几乎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从未挑衅,只是在默默地创作,你看到有哪个网文作者撰文长篇大论地反驳过?

如果不是今天要研讨,而且我不喜欢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我还是不会说,哪怕你当着我的面把它贬的一文不值,为什么?因为,辩论对我们而言没有意义。

在传统领域,或许你占据了评论阵地,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把对方打翻在地了,但是在我们这里,它的作用几等于无,就像当年老师收缴琼瑶和金庸,说那是闲书,但是阻碍不了我们阅读。

对我们来说,喜不喜欢,读者说了算。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不会在乎你的评价。

因为我们的一切取决于读者,所以也不存在什么评奖过程中的“水很深”,我们越过了所有这些中间环节,直接面对读者,一切取决于读者。

可我觉得,这种形式并不是创新啊,它只是反朴归真。以前的小说不就是这样子的吗?国外很多国家的创作也是这样的啊。

四大名著、三言两拍、聊斋志异、或者国外名著的地位形成,都是因为读者喜欢,而不是读者群体大小无所谓,全靠中间环节来推动,并最终把它推上神坛。

名著的地位是后来确立的,在此之前如果它没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能推得上去?

这些名著拥有了庞大的读者基数后,反过来才有人去研究,评价,并推波助澜。如果读者们一开始就不买账,中间环节再如何努力吆喝也没有用。所以我们不会反驳或辩论,你说你的话,我走我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