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一个作死的人(2/2)
码头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已经无法让刘庆产生多少好奇心了。就算是看见了青铜炮,刘庆也可以做到熟视无睹。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绑着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简单的巡视了一番军营后,陈燮踏上了返回张家庄的道路。春耕之前,一条通往张家庄水泥路竣工了,多数百姓都回去忙活春耕,留下的都是一些失去土地后又不愿意做佃户的人。这些人的其实并不少,拖家带口的能有一千几百号人。
神医的形象必须是光芒万丈的,对于... --
最快更新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对于那些不肯离开的百姓,安置办法是早就定下的。一部分去给神医种地,五成的地租足以让这些人感恩戴德,虽然这些地都不怎么好,产量不会太高。不过在耐寒、耐旱的高产种子面前,一切都是渣渣。
一部分手巧的妇人去了制衣作坊,十到六岁的男孩子,一律丢进学堂去识字,学费每个月从父母的工钱里扣一点,或则等庄稼收成了扣除,更小一点的就不管了,善心也是有限度的。最幸福的是那些有手艺的,不愁没有一个挣钱的地方。这些人在神医的地盘上,注定是最早摆脱吃不饱状态的人群。而留下来神医老爷干活的人的主体,就是这些人。
马车跑的很稳当,速度也不慢。车厢里的陈燮脸色很难看,原因很简单,登州的政治格局因为一个作死的家伙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这个作死的人叫袁崇焕,之所以这么说他,是因为他干的一些事情。
号称五年平辽的袁崇焕,上任之后干的事情有以下这些。第一,元年七月,因宁远士兵哗变导致,巡抚都御史毕自肃无力平息,自杀避罪。袁崇焕平息了哗变之后,上奏,辽东就不要设巡抚了,免得掣肘太多。对袁崇焕给以了足够信任的朱由检同志,意外的违反了制度,同意了袁崇焕的要求。第二,要饷八十万。穷的要当裤子的朱由检,尽最大限度的给了袁崇焕支持,送了三十万两饷银给辽东。不夸张的说,一些银子是从牙缝里省下来的。有一个记载,在位十七年,崇祯就登基的时候穿过一次新衣服。就算有一点点误差,估计也差不多。第三,奏请罢免登莱巡抚孙国桢。(理由不详,从记载看,应该跟宁远军哗变有关:自肃即死,崇焕请停巡抚,及登萊巡抚孙国桢免,崇焕又请罢不设。帝亦报可。《明史》卷259。)
总之在历史的记录中,可以看到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程度到了何等才程度。姑且把以上的这些事情,看成袁崇焕迈出的作死步伐中的第二步好了,第一步是他在平台召对中吹的牛皮。
袁崇焕作死不要紧,陈燮的日子有点难过了。孙国桢被罢免,导致了陈燮的投入打了水漂。尤其是在奇山千户所的操作上,直接就胎死腹中了。要想继续谋求这个位置的可能性不大了,因为没有了巡抚,想得到这个位置,就得袁崇焕点头。这个时候的袁崇焕,知道你陈燮是谁啊?这让陈燮很不爽之余,痛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明史》。
给袁崇焕送银子不是不行,问题这货要挂了,这个历史陈燮是知道了。明知道他活不长还给他送银子,那不是脑袋被门夹坏的具体症状么?
陈燮只能耐心的等待,尤其是炮兵队的建设速度,只能暂时放缓脚步。这无疑让陈燮对袁崇焕这货深恶痛绝,尼玛,没事你折腾登州莱州作甚?
回去的路上,刘庆出了一个点子:“老爷,附近有一小岛,可以让炮队每日乘船登岛训练。”这主意还不错,问题是哪来的炮兵教官呢?陈燮手下就没有会大炮人啊。怎么使用后炮,倒是有一本很简单的教材,这是陈燮从网上收集到的一些有限的文字材料。纯粹的纸上谈兵,所以指望这个是不现实的,只能是教材结合实弹操作。
“老爷,我记得您说过,团练营一队副队官翁正清的算术学的不错。不如让他去带炮队,登州水师营那边,挖几个炮手不难。”王启年的这个建议,可以说很及时。关键是陈燮现在的野炮主力是钢铸的线膛炮,用女子比赛铅球做炮弹的那种。口径虽然有95毫米,实际重量不到一千斤,加上两个轮子的作用,三个人就能推着跑。当然了,缺点也很明显,前膛退架炮,打步兵密集队形还可以快一点,打对手的炮兵就很麻烦了,必须要复位。
“那就这样吧,记得找几条船来。先让翁正清带着人试试看,练不出来再说别的话。”陈燮还是做了拍板,并且要求各部今后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袁崇焕这家伙现在全力太大,而且还是个胆子超级肥的家伙。这家伙还是个四品宁前道的时候,不请示就敢做了一个副总兵,现在他是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胆子完全是呈几何倍增的膨胀。
陈燮现在就盼着袁崇焕不要注意到一个登州的小地主,然后沿着作死的道路,高速飞奔,一直到把自己玩死为止。低调的陈燮在埋头练他的兵,带回来的暖瓶内胆都暂时不去销售,免得闹出动静被人盯上。当然了,开一个竹编作坊,给内胆编织外壳的工作可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