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天军(1/2)
最快更新烈明最新章节!
掐着指头算算日子,民军已经在复县坚守了五天之久,刘复的颧骨高高隆起,一张原本英气勃发的脸庞完全脱了相,明明是不到三十岁的年纪,鬓边的乌发中却已然冒出了几根银丝。他手扶垛口,趁着清军退下去的当口,向着遥远的东南方向不断的眺望,心中一股焦急的情绪不加掩饰的挂在脸上。
在复州卫起兵已经有半月之久,这些时日以来,复州、金州、海州、盖州接连激起民变,穷困潦倒的旗人、蒙古人和汉人因为四海商会的被查扣,而不断起事,也就是借助于这个机会,刘复才得以在复州竖起反清归明的大旗。
天启三年,努尔哈赤攻克复州等四卫之后,为了避免汉人的反抗和山东明军的登陆,开始对辽东汉人进行惨绝人寰的大清洗。金州沿海方圆四百里之内的汉人全部被迁往内地,违抗者斩尽杀绝,仅在复州一地,便有数万汉人百姓被杀。永宁和盖州几乎成为一片白地。
再这样的情势下,刘复的父亲,也便是时任四卫镇守使的刘兴祚将军对当时的大金政权和努尔哈赤产生了极度的不满和憎恨,由此产生了反正归明的念头。
刘兴祚将军开始暗中组织复州、金州一带的汉人百姓渡海逃往山东,但因为叛徒的告密,此事被努尔哈赤察觉。因此大发雷霆,尤其全面撤换、清洗四卫乃至后金军中的汉军将领。因为是努尔哈赤的女婿的缘故,刘兴祚侥幸不死,逃过一劫,但其弟刘兴仁却被杀害。
之后,刘兴祚将军得以继续在后金军中任职,但归明之心却更加的坚决。后金数次南下,刘兴祚都派人提前将消息传给大明边军。到了崇祯元年的时候,刘兴祚觅得良机,忍痛抛下老母妻妾,以诈死之计终于逃回大明。
其后,刘兴祚相继效力于毛文龙、袁崇焕麾下,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孙承宗再掌辽东,他才有了用武之地,最终战死于永平之战中,总算是一全汉家男儿的一腔热血忠魂。
刘兴祚反正之后,努尔哈赤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总算没有斩尽诛绝,但也还是讲刘兴祚的亲眷全部贬斥为奴,从此再不录用。而刘复正是刘兴祚爱妾所生的幼子。
这么多年来,刘复尝尽人间的辛酸苦楚,但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却是从小便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永远都是汉人的子孙,当年父亲排除万难,抛家舍业也要回归大明,便是他一生的榜样。
刘兴祚担任四卫镇守期间,于汉人百姓多有恩惠,因此至今在民间都有极大的影响。刘复趁着四卫变乱的时刻在复州举起义旗,却是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汉人百姓争相投奔。复州起兵之后,刘复率军夺取复州府城,斩杀了城守官以及一干满人官员。之后,便联络四方,但四卫起事的却以满人居多,且都是为了商会的利益不得不起兵造反,对于刘复这样鲜明的打出了“反清归明”旗号的汉人却是有种天然的排斥,因此,刘复的联兵邀请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响应。
济尔哈朗调集重兵围剿刘复义军,刘复义军不得不撤出府城,打算向着东南方向的金州转移,希望靠近海边之后,可以得到大海对面的大明水师的支援。但就在行进至复县的时候,却被甲喇额真禧福的兵马追上,不得不入城据守。
眼见着周围的八旗兵马越聚越多,而刘复的义军却是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原先的万余青壮,现在只剩下六千余人,城中的粮食也早已告罄,不得不开始杀马充饥,如果再被围上几天,恐怕城中的树皮草根都要被吃光了。
努尔哈赤执政的天命年间,复州卫是明清争夺的主要战场,复县作为复州府城的附属,本就是座小城,加上战乱,如今更是残破不堪。城外的清军已达万人之多,要想以六千疲敝之众守住这座残城,刘复自己心中也清楚,这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寄托在那个自称为明军特使姓肖的年轻商人身上。但部下却是那人不以为然,那姓肖的是四海商会的掌柜,一看便知是个市侩油滑之徒,他的话岂能轻信?
想到这里,刘复心中的悲切之意油然而生,看看左右四周那跟随自己一路从府城杀来的百姓民壮,刘复感觉自己便是一手将他们带进地狱的罪魁祸首。父子两代,对大明、对汉人故土社稷念念不忘,却是连累了复州的父老相亲饱受刀兵之苦,自己所作的到底是是对还是错呢?
远处的夕阳就要西下,天边的云彩格外的绚烂,一望无际的辽东平原上,草色郁郁葱葱。禧福的大军在后撤之后,很快进行重现的组队重编,眼看新一轮的攻势就要展开。
刘复无言的叹息一声,将靠在垛口旁边的佩刀拾起来,紧紧的握在手中,旁边的部下已经默默的将为数不多的灰瓶、滚木、礌石收拢起来。每个人都知道,八旗精兵一旦攻上城头,这城中的男女老幼将再无生机可言,目前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尽最大的努力,多杀一名鞑子而已。
清军黑压压的阵型再次快速的靠近城院... --
最快更新烈明最新章节!
靠近城院,低浅的护城河早已干涸,里边密布着攻城死伤士卒的尸身,清军的盾车、云梯很轻易的便靠近了城垣。
夕阳躲进云层,天地间的光线为之一暗,但太阳的光芒还是透过云彩的缝隙照向大地,光影明暗交织在一起,形成天地之间一道独特的奇景。天际隐隐有雷声传来,给人一种错觉,莫非是要下雨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