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首战告捷(2)(1/2)
最快更新回到三国做强者最新章节!
张辽在野山坡顶及道路二边挖掘了大量的机关陷阱、拒马角,三千暴熊军士兵就埋伏在山顶,五千飞熊军士兵确押阵后面,在关键时刻对敌军进行最后一击。同时张辽派徐盛率五千飞熊军士兵迂回过纪灵前锋大军,直接对纪灵的中军进行突袭。估计到时纪灵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中军会被突袭,毕竟前面有一万前锋部队啊,他怎么会想象得到吕宁大军的快速移动性,就是步兵都是用战马代步,更何况是骑兵啦。
野山坡战场上的各种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张辽让手下士兵抓紧时间休息,估计明天张勋的前锋大军才会到得了。吃完晚饭后,张辽手下士兵有的在擦手中的马刀、长枪,有的在检查自己的弩机及弓弩箭。不论是飞熊军士兵还是暴熊军士兵,他们每人有三匹战马以上,所以他们现在的弩箭、弓箭都能带得很多,而且吕宁的大军,不论是步兵、骑兵,在作战时都是不惜一切弓弩箭的消耗,大量使用弓弩箭的杀伤力,尽量避免近身拼搏,减少士兵不必要的伤亡。这也是吕宁这个穿越者借鉴后世的远程打击方法而制定的,现在冷兵器时代,弓弩箭也算是远程攻击武器了,吕宁这个后世人当然会重视。当然像吕宁的大军这样大量消耗弓弩箭,尽量避免短兵相接,就会消耗箭支,这在其他诸侯手下是很难办到的,毕竟弓箭的生产还是比较麻烦,况且还象吕宁这种非常优良的弓箭更是严重缺乏,也只有吕宁手下的士兵才能这样不惜任何消耗的使用。
次日中午,张勋、乐就率一万前锋大军杀到了野山坡,他们没有想到张辽会组织大军在这里打伏击。一方面是他们自己感觉是的秘密出兵,没有惊动庐江一带的防守,另一方面还以为张辽在脊梁山那里剿匪呢,再说了庐江就那么点兵力,怎么会想到张辽大军还敢离开庐江境内去反击呢。
他们那知道吕宁和作战方针就是一定要在境外消灭敌人,战争坚决不允许在自己境内打响。这样不论啥打,那也不会对境内的百姓和生产造成危害和损失。所以不论是任何敌人来袭,吕宁的大军都会拉到境外去抵抗,也一定要在境外把来犯之敌给歼灭,绝不让敌人的大军踏入境内半步。
张辽见张勋、乐就的一万前锋大军到达伏击之地,马上很是兴奋,组织了二天时间,就是为了消灭这一万敌军士兵。张辽的办法很简单,让三千暴熊军士兵分做三批在半山腰就开始对敌人进行猎杀,充分利用士兵手中的连弩及弓箭射杀敌人,再借助于各种机关陷阱阻止敌人的进攻,让敌军士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张辽手下的士兵确用掩体进行作战,一旦敌人不惜伤亡攻了上来,暴熊军士兵就会主动放弃阵地,退回到山顶上,这样通过层层的射杀,等到敌军攻上山顶时,没有数千人的伤亡那是做梦吧。
张勋指挥大军前进,突然听到士兵的叫喊声,等发现时才知道是自己的士兵掉进了陷阱和深坑,被陷阱中的木刺给扎伤或致死,只是片刻时间就有数十名士兵丧命。张勋听了亲兵的报告后,马上让士兵小心谨慎前进,并组织人手消毁各种机关陷阱,当然此时张勋手下的士兵已经进入张辽手下暴熊军士兵的弩箭手的射击范围。
张辽让号兵吹响射击的命令,随着号角声,半山腰一千名暴熊军士兵分做三批,用连弩对敌人进行射击。只听到弩机声不断响起,弩箭像流星似的飞向敌人阵中,速度之快如同闪电。一分钟不到,三百名暴熊军士兵第人射出了一盒弩箭,共射出三千弩箭,瞬间就有三、四百名敌军士兵升天。
首排暴熊军士兵射完手上的一盒弩箭后,纷纷向后退,准备重新装上弩箭支,等待随后的再次射杀。后排的士兵上前继续用手中的连弩进行暴射,射击队完后也是退回再装弩箭,如此反复射击,利用原先修建的工事及掩体,暴熊军士兵的伤亡很少,就算是有时被敌人的弓箭手射着,而身上的头盔、铠甲也能把其防御,真正能造成伤亡的很是极少数,除非是将军级的射手才有可能一箭而解决,否则那都是白忙活,不会对暴熊军士兵造成多大伤亡。
张勋、乐就见大军遭到伏击,自己士兵叫骂声,喊泣声响彻云霄,士兵伤亡在逐渐增加,而对方利用掩体偷袭,而自己手下的士兵不仅要冒着箭雨去填埋那些机关陷阱,速度很是缓慢。为了避免被动挨打的局面,张勋让乐就组织手下的三千弓箭手进行反击,但等到射击后才发现,半点用没有,自己手下士兵的弓箭射程太短,根本射不到暴熊军士兵的身边,就算偶尔有射到了,到身上时也没有了任何杀伤力。而自己的弓箭手上前后和盾牌兵也挤在一起,让填埋机关陷阱的进度特别慢,还白白掉了大批弓箭手的性命。但如果不组织弓箭手反击也不行,光让对方射击,那也会影响士气啊,就... --
最快更新回到三国做强者最新章节!
气啊,就算明知是白忙活也还得做这样的无用功。
进展虽然缓慢,但张勋不惜任何伤亡都想尽快攻上山顶,这样他手中的一万大军才能展开,才能发挥优势兵力的作用,否则一直在此半山腰这条不很宽敞的道路上那只能是被动挨打,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能是猛攻猛冲,勇往直前的进攻,其他必无他法。虽然张勋、乐就二人内心也明知的陷阱也无法,也得狠下心来钻进去,这是唯一进攻皖城的道路,否则就要绕很长的道路,那样会增加百多公里的路程,就达不到原先制定的作战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