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打通乌江(1/2)

最快更新远东1628最新章节!

山地一师共两万余人,还有万余匹西南军马驮载着物资,从重庆一路南下,走的还是蜿蜒崎岖的川黔古道,但是官兵们却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抵达了遵义县,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因为时间紧急,官兵们在遵义县城简单的吃了一口热乎的饭菜,烫了下脚,虽然战士们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但依然继续向南挺进。

如今遵义县城已经成了山地一师的师部,工兵部队还在城外平整了一处土地,做为临时飞艇起降场。

从各个地区赶来的飞艇已经陆续赶到了川黔空域,远东军工兵部队在重庆附近建立了大批的飞艇起降场,每天这里都有大批的飞艇起飞降落,显得非常的忙碌。

还有从江浙和武昌府驶来的内河机帆船和蒸汽甲板驳船,每艘船都装载了大批的各类物资,在长江上形成了一条连绵不绝的长龙,几乎铺满了整个江面。

如今重庆地区,工兵部队已经沿着长江两岸建设了大批的简易码头和仓储区,远东军后勤部在重庆建立了一个后勤分部和一个大型的后勤物资集散地,保证部队在川黔地区的需要。

现在唯一面临的问题,就是物资的运输遇到了极大的阻碍。根本无法将各地调集过来的物资,及时运送至前线。仅凭一条川黔古道根本就是扯淡。

山地一师三个旅九个团,共两万余人的大编制部队,每天需要的物资可想而知。虽然山地一师依靠自身携带的物资,可以满足部队七天的需要,但现在已经过去三天,远东军后勤部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四天的时间里把物资送到前线战士们的手中。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通乌江中上游水路,将各种后勤物资通过乌江水道直接送往川黔古道上的乌江关。

乌江,古称巴江后称延江,亦名黔江、涪水,思南地段唐称内江后改称德江,是贵州省境内第一大河。

可这个时代的乌江还是一条原始河流,几乎都在深山峡谷中穿行,很多地段崩石堆积,坡陡流急,落差集中,暗礁较多,平均每公里落差一公尺。

乌江滩险水急,从发源地到涪陵入长江口总落差两千多米,自古就有“乌江河水滩连滩,十船必有九船翻”的说法。

江面潮砥、险滩,因崩岩堵塞,巨石横亘,落差大于五米,流速每秒八九立方米,水势汹涌,航行中稍有不慎就有覆没之灾,流传着“走遍天下路,难过乌江渡,千里滩连滩,十船九打烂”民谚。

就算是目前已经通航的思南至涪陵的三百余公里下游航段,大小险滩就有近两百多处。乌江船舶逆水上行,每船需纤工十几人,在船只航行遇到陡壁时,纤夫们要泅水上岸拉纤,即便是寒冬也是如此。

即便如此,思南至涪陵的整个航程,也必须分段航行。而且船舶在乌江航行的速度极为缓慢,百里河段往往需十天半月。就算在现代社会,乌江河段的开发也非常滞后,使得运力成本很高,长江一匹马力能拖八吨货,乌江四匹马力才能拖一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