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检阅三(1/2)

最快更新迫降在明朝最新章节!

杨涟口角含笑,微微朝左光斗示意。这口号多好,为人民服务,这不是天下士子的追求吗。袁可立,王象乾颔首微笑,就连不远处的楚党官应震,亓诗教等人也是微微点头,表示嘉许。

不过总有那么几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很快一个不咸不淡话音响起:“这步子走的是威猛绝伦,气势甚壮,只是能用来打仗吗?花拳绣腿老夫也见过不少,倒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弄的如此逼真的。”

王象乾眼睛一眯,淡淡的说道:“这是东洲堡守备的一支百人队,战报上说在抚顺东门的战斗中,阵亡六十一人,余者皆带伤战斗至胜利,张风皋觉得他们是花拳绣腿吗?”

张风皋便是南京工部尚书张鹤鸣。自前些日子推选阁臣失败后,近来东林党又回到了老路上,他们这次将目标锁定在兵部。自从兵部尚书崔景荣谢事后,东林党以继任的王象乾年老昏聩,想让张鹤鸣取而代之。事情尚在筹划中,但王象乾早已得知风声,这才对张鹤鸣说话不留情面。

王象乾四朝元老,不是张鹤鸣能随便反驳的,张鹤鸣闭嘴不言。不过一旁的其他官员,听到这只百人队竟然阵亡六十一人,于是纷纷打探细节,一时间看台上交头接耳。

“大臣们在议论些什么?”

看台中央的朱由校有些好奇,不禁问向一旁的魏忠贤。

“启禀皇上,大臣们都说这支百人队步兵方阵,在抚顺保卫战中,阵亡六十一人,余者带伤战至胜利。”

“真勇士也,来人啊,向今日检阅队伍赐酒!”

在一波赞誉如潮的评论声中,步兵方队齐刷刷走过看台,就连平日懈怠的京营军士,也对这支队伍充满好奇。接下来是沈嘉驾驶着突击车缓缓驶来。突击车的副驾驶中坐着一名带刀锦衣卫,车厢中还站着两人。

没办法,皇帝就在眼皮子底下,万一出现异常,锦衣卫就只能拿主驾驶位置的沈嘉开刀了。还好这位年轻的沈守备谨守规矩,没有丝毫越界。

看台上的文武百官此时如同疯了一样,各个伸长脖子死死盯着突击车。一辆没有牲畜拖拽的突击车,不借助任何外力,竟然拉着四个人稳稳当当的走在下面,尽管朝臣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有所了解,但眼前一幕仍然突破了他们的认知。

朝臣脖子伸得老长,挡住了皇帝的视线,依然浑浑不知。朱由校无奈之下,只好与皇后一起站起来,伸出脖子向下看。突击车来到看台前,沈嘉又鸣笛示意,猝不及防的百官顿时吓了一跳。还好百官也是见多识广,没有人出丑。

热情的人群朝突击车上的傻小子高声呼喊。苏州口音,四川口音,湖北口音以及山东口音夹杂着京味交织在一起,涌向沈嘉耳膜,沈嘉傻愣愣的听了会,没听懂,只好继续开车前进。

恼怒的人群见车上坐了三个紧绷着脸的锦衣卫木头,还带着一个傻愣愣的毛头小伙,顿时一些人就有些不满,纷纷叫嚷着他们要上去坐一坐。

朱由校对这辆神奇的车子也是颇多好奇,见群臣跃跃一试,于是向刘一燝问道:“刘阁老,朕要也想去坐坐这辆车子,你觉得如何?”

刘一燝尚未说话,身后的赵南星却一声大吼道:“不可,皇上九五至尊,万一有什么闪失,这如何是好?”

朱由校有些心烦,他一言不发的重新落座。刘一燝忽道:“信王爷今日也来了,不若由信王代皇上驾乘一段如何?”

朱由校点点头,很快一名少年来到朱由校前面。朱由校起身挽住青年的手温言说:“五弟,那辆车想必你也看到了,我欲乘之,奈何朝臣不肯,你代为兄坐一段如何?”

这名青年有一双锐利的黑眸,嘴唇削薄,冷傲孤清却又带着一股矜贵,他正是十岁的朱由检。朱由检的信王头衔还未正式下来,但皇帝已经同意,对于近臣的提前称呼,皇帝朱由校并不在意。

朱由检领命,拜别后很快来到校场。一名锦衣卫早已得知缘由,很快便领着朱由检到了车子附近。

沈嘉得知经过,他首先向朱由检施礼,然后打开车门,跳上车子重新发动汽车。朱由检微微一愣,走过去,照猫画虎想要打开车门。不料车门关的甚紧,没有拉动,而此时的沈嘉正回头向两位锦衣卫招呼,也没有看到朱由检的窘迫。

朱由检正是玩兴大发的年纪,他有些不耐烦,干脆踩着车轮子直接爬上副驾驶位置。朱由检的动作唬的一旁的太监魂飞魄散,飞一般跑过来帮着朱由检坐好。

沈嘉回头,看到朱由检正坐上副驾驶位置,于是他冲着朱由检微微一笑道:“王爷,坐好了,我们准备走了!”

随着突突声响起,在后车厢两名锦衣卫的保护下,沈嘉开车突击车又在校场转了一圈。

“沈守备,你是如何知道我是王爷的?我的封号还没下来。”朱由检说话夹杂着稚嫩的童音,显然他也对沈嘉的身份颇感兴趣。

“王爷,据我了解大明的直系都会封王吧,早称呼晚称呼都一样。”

朱由检默默思量一下,接着又问:“沈守备,你这车子为何能自己走?”

“这个说来话长。不过着辆车子仍然是由普通的零件构成的,单一的零件并不会行走,甚至还有危险,但正是这种矛盾体的组合,反而使得它们达到一种内外平衡,臻至完美,运载着我们稳稳当当的前进。”

说完,沈嘉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朱由检。朱由检刚刚十岁,还无法理解沈嘉的深意,不过他还是点点头,似... --

最快更新迫降在明朝最新章节!

头,似懂非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