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归去来兮(四)(2/2)
,月饼摸摸鼻子,讪讪地搭腔,“南老师,这运笔着色,应该是小写意吧?这些白骨,估计是中了幻觉,没有破解机关,活活死在自己想象力的前辈。你说会不会是另一些维度里咱俩?”
那些骸骨我已经数过,按照骷髅头来算,到正好是双数。不过谁能保证这是凑巧还是俩人探险?万一四个呢?也有可能组团呢?
不想了,不想了,想得脑瓜子生疼。
“这明明是大写意。”我胸口那股气消了大半,擦着火机表面沾的骨粉,“从画风来看,有些明朝山水画的特点。注重宏观、整体把握,不拘泥于细枝末节,重势强调开合起伏。你看第二幅,非常深远,也符合明朝山水画高远、深远、平远、阔远的‘四远’的意境。”
“明朝?”月饼扬扬眉毛,视线又转到石门上那副“两线一庙,有鸡有人,圆鸟破树”的当代野兽派抽象画,“那这幅画是谁画的?谁会给咱们留下暗示?还有这首《登黄鹤楼》。”
“也许是设计机关的人;也许是了解机关奥秘的人。”我总算擦好了火机,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免得再让月饼投石问路,“月公公,你就不能消停消停。好好歇会儿不行么?”
“《唐伯虎点秋香》你看过没?”月饼单手托着下巴,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
“周星驰,巩俐,九十年代作品,无厘头电影代表之作。哎?”我愣了片刻,忽然想起电影里的一个桥段——明朝才子唐伯虎的好友祝枝山,画了幅《百鸟朝凤》。然而众人一看,画工拙劣,分明就是最蹩脚的“小鸡啄米图”。
那副画里的鸡,怎么看怎么像石门上那只。
这玩笑开大了!
我半张着嘴:“这不会是祝枝山的墨宝吧?”
“有时候脑洞太大也不是件好事,”月饼指着那个“寅”字,“南少侠,你再想想?”
“唐寅?这幅能致幻的画,是唐伯虎画的?对对对!唐伯虎曾数次造访庐山,他的《庐山观瀑图》……”
我眨了眨眼,仿佛推开了历史的大门,各个时代的文人骚客,在眼前穿梭而过,把一条神秘的线索贯穿相连。
陶渊明《桃花源记》——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唐伯虎《庐山观瀑图》。
在这些作品中,都暗藏着千古以来,不为人知的惊世秘密。
石门后的桃花源。
可是,唐伯虎为什么要画这幅致幻图呢?这分明不是提示,而是阻止外人进入。
太多谜团了,太多太多了。
“还记得唐伯虎写过一首诗么?我背不过全文,不过里面有几句,有点意思。”月饼绑紧鞋带,收拾好背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桃花坞,桃花仙,疯癫,看穿。是不是暗指桃花源,还有这幅致幻图?”
我口干舌燥的激动着:“唐伯虎,进过桃花源?月饼,不对啊?你想……”
“甭想了,进去就知道了。”月饼清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喊了句,“芝麻,开门。”
此时,石门开启了一道手指宽的缝隙,浓郁的桃花香味随着新鲜空气涌入,柔和皎白的光线从门缝透出,在地面投出长长的光影。
封印桃花源的石门,在我思索各种线索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开启了。
桃花源里,到底有什么?
“砰砰砰”,我的心脏剧烈跳动,一时间不知是恐惧还是兴奋。手足无措地呆立着,任由门缝投射的光影越来越宽,从窄窄一条扩成耀目的白光。
当苦苦探索的一切近在咫尺,那种不真实的感觉,很虚无。我犹豫着是否走过石门,又向身后看了看,月饼扬扬眉毛:“那个人,迟早会来,不用管他。”
“数百年来,桃花源未得高朋踏足,今日有幸得见,请二位入内一叙。”
石门那边,逆着阳光,躬身作揖站着一人,身着一袭青色长袍,脚穿白底的青色布鞋,低垂着头只能见到覆面长发,语气恭敬,却看不到模样。
但是,他的,声音,很熟悉!熟悉到,我立刻想起他的相貌!
我和月饼很惊讶地对望一眼,没有回话,就这么站着。直到那人慢慢抬起身子,露出了他的样子!
果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