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最深的暗子(1/2)
最快更新翔霸三国最新章节!
曹操以退为进,这一退其实是凶险万分的,一旦掌握不及时张翔的大军就会扑上城池,更何况张翔的军中还有井阑这些攻城利器。
其实在登城的度上,张翔的大军是要比曹军快一分的,只是在空间上很受限,用井阑登上城头是局部的,而曹军登上城头是全面的。
曹操对自己的指挥能力很自信,他自信可以掌控局势,但是张翔对自己的士卒也很自信,城上的确到处都是火焰,但有些地方是没有火的。
但那里也没有曹军守卫,张翔命令士卒攻上那里,虽然被火焰围住不能攻击,但至少占据了地形,而且还能用弓箭进行还击。
没一会曹操就现了不对,这些登上城头的弓箭手的确对己方的士卒有所威胁,但最大的威胁就是占据地形,城头上的攻伐其实就是地盘上的攻伐。
谁占据的地盘最多,谁就越可能占据城头,曹操只能派出自己的重步兵攻上城头,这些重步兵全身披甲可以抵挡火焰,是守城的后手,一般是最危险的时刻使用的。
现在虽然不是最危险的时候,但却是最麻烦的时候,曹操不能让张翔得逞,张翔派上城头的大多都是弓箭手,重步兵恰恰就是这些弓箭手的克星。
张翔看见重步兵的那一刻就让弓箭手撤了下来,重步兵面对火焰最多就是轻伤,但是面对弓箭手那就是屠杀,既然一招不行那就换另外一招。
攻城这种事情是个耐心活,什么办法都可以试,有时候一场攻城之战,都有可能打上大半年,张翔也不会急于一时,让自己的士卒白白牺牲。
而且对曹军还不能造成伤害,四门的火焰一直都没有停息,张翔命人不断的洒火油,最后张翔命人推出了攻城槌,这次的攻城槌张翔做出了一些改造,
以前的攻城槌都是木质的,这次攻城槌的撞角是用青铜所造,青铜虽然被铁器所淘汰,但是它比铁器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比铁器重。
攻城槌的作用就是破城门之用,所以重量比硬度更加重要,青铜是古代最早出现的一种金属,所以青铜对制造的要求并不高。
比铁器的制造还要容易的多,就算变形了张翔也不心疼,城门一般是城防的重中之重,所以一般很难被攻破,其内部也一般有铁器。
更何况是一郡治所的城门,可是在硬的城门也架不住烈火的灼烧,巨大的青铜撞角,不过的撞击着城门,那个时间离很远都能听到。
站在城头之上的曹操更是感受的非常明显,嘎吱嘎吱的声音好像城门随时会倒塌,城门内的沙土都是临时填充的,曹操都怕会来不及。
曹操从来不会把自己逼到绝路,背水一战这种事,曹操从来都不会做,所以他没有提前命令士卒堵住四门,现在看来的确是个弊端。
其他地方失守曹操都有能力去弥补,只有城门这个地方,曹操没有任何方法,城门一开张翔大军长驱直入,一切的阻挡都将变得徒劳无功。
曹操突然有点后悔留一线了,如果城门真的被撞开了,曹操会毫不犹豫的离开,弃车保帅这种事曹操不是第一次做,但是这次曹操却真的不想怎么做。
跟张翔做对,一定不能落于下风,一旦让张翔得势,事情会变得不堪设想,从张翔征战以来,凡是让他占到上风,就从来没有吃亏过。
生一次是巧合,生两次三次就不是巧合了,曹操现在只能用猜的,猜哪座城门先被撞开,从而派重兵守护,那才会有一点机会。
东武城有四座城门,所以就有四分之一的机会,曹操不得不赌一次,曹操选择自己驻守的西门,也许是一种错觉,曹操恍惚看到了城门被打开的瞬间。
就算猜错了,曹操也能依靠重兵保全自身得而脱身,曹操下令在西门处布下重兵,张翔还是太贪了,他太想快点结束这场北方之战。
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曹操,所以曹操驻守的西门的确被张翔重点关照,人为的原因在加上老天爷的眷顾,竟然被曹操猜对了。
西门果然是最先被攻破的城门,曹操的眼睛第一次睁的那么大,差点都能掉出来,四分之一的机会竟然让他猜对了,张飞当先锋率兵杀进东武。
张飞一进去就撞上了许褚,上次交手张翔就吃了许褚的亏,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啊!曹操调配的命令太突然了,所以西门城下还没有形成军阵。
领兵之人都知道,当士卒没有形成军阵的时候是最薄弱的时候,张飞也是沙场老将,当然知道这一点,张飞是第一个进入东武的人。
所以张飞也是第一个看见城门有这么多曹军士卒,曹军的盔甲和张翔军中的盔甲一样都是黑色,就是在制式上有些不同,黑色是最森严的一种颜色。
跟张飞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张飞一定要在军阵没有形成的时候杀进去,否则等军阵形成,在想攻进城池就一切都晚了,西城门一破。
其他三门的攻势就弱了很多,张翔不可能四面猛攻,猛攻的代价张翔也不能接受,自然有主次之别,这也是攻城所说的虚实之道。
就是让守城的人分不清楚,在城门被攻破之前,四门都很像,但是当西门被破的时候,其他三门就自然变成了佯攻,三门的精锐也自动向西门靠拢。
许褚是曹操的近身大将,说白了就是曹操的保镖,曹操的安全是他的第一要务,曹操在城头之上,所以许褚绝对不能让张飞冲进来。
张飞则是先锋大将,自然要以身作则,更何况张飞知道此战的胜负关乎着什么,张翔能走到今天,经历了什么没有人比张飞更清楚。
张飞一直跟在张翔的身边,他很清楚张翔索要承受的压力,张翔在外人面前并没有表现什么,但是张飞却看到张翔疲惫的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