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待最是磨人(2/2)
郭绍看完李处耘的奏报,叫身边的侍从递给部将们看.
... --
最快更新十国千娇最新章节!
整支大军的调度和日常事务由"幽州前营军府"负责,几乎所有的奏报和军令都由军府经手,所以王朴,左攸等人已经事先就知道了.
就在这时,虎贲军军都指挥使王璋看完奏报,嘀咕道:"末将位卑言轻,原不如李点检高明,不过怎么觉着他如此运筹帷幄,还是用步兵的想法来用骑兵……"
郭绍没吭声.
王朴道:"王将军言之有理,李将军稍显谨慎.不过臣以为,此时的局面,李将军的做法没什么错.
此役前期,大周军的目的是攻占幽州城,关键也在这里;并非消灭辽军第一批援军.李处耘不贪功不冒进,只要保住大周骑兵的实力和威慑力,辽军援兵兵力有限,就救不了幽州.
.[,!]
辽军在顺州北,李处耘与罗延环南北两面在温渝河东侧,保持机动,成掎角之势.辽军极难突破温渝河防线,一靠近大战就会面临大周军的两面夹击;就算突破,则陷入大周军诸路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内,南北还有河流阻挡辽军快来回."
王朴看了一眼王璋,又道:"中原精兵常年还是在内地作战,而辽军是在草原,本来灵活狡诈就不如辽军.咱们何必一己之短攻彼之长?"
郭绍听罢大为赞同,在他的处世理念里,确实不能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要自己主动选择一种规则节奏,让对手跟着自己的脚步.他当下便说道:"我一向看重在前方实地的将领意见,若非前线犯明显错误,咱们尽量不要干涉各路的判断."
他又催促幽州城的各部加紧攻城,此时最让郭绍牵挂的还是攻打幽州城.
黄昏时分,京娘禀报顺州,檀州的卧底传来了辽军的消息,其人数大致与上决动的人数相当.郭绍借此判断,辽军援军主力几乎全部走的古北口那条道.
果然,次日李处耘也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上书请旨调左路(韩通罗延环部)主力向东过温渝河,马不停蹄直接从北面包抄顺州辽军.
"幽州前营军府"高效地布军令,有条不紊地协调各军的调动,一场大战随之展开部署.周军的指挥系统从郭绍几年前的传令兵不断演变改进,此时日趋成熟,从中枢幕僚团的书面军令,设立到指挥的官吏校验备案,到传令兵的组织,军令四通八达将二十万大军组成一个可控的整体……
当然也有弱点,快马传递军令虽然也算很快了,但毕竟不是无线电那样的实时信息,较之战场上变化极快的形势,只靠中军决策是来不及的;所以郭绍给前方大将的军令,都会加上一句,可临机决断.以此弥补指挥系统的弱点.
下达罗延环率左路主力北上,这场战役便已启动.因为罗延环出温渝河后会直接进逼辽军侧翼!
在轰鸣嘈杂的炮声中,连人说话都要大声一点才能听得清楚,郭绍使劲揉了揉太阳穴,盯着挂在上方的大图.
双方总共近十万骑兵(实数)的大战即将爆!郭绍的注意力也不由得从同样十分重要的攻城战中转移到了这场即将到来的骑兵大战中.
王朴在身后道:"辽军可能会跑,马兵作战,他们要跑也不好拦住."
"嗯."郭绍吭了一声.拿着毛笔在图上画了三条箭头弧线.
如果辽军北遁,倒影响不了战局.但辽军若是决战,其实并不算落于下风……周军部署在左右两路的骑兵总兵力五万三千,能投入温渝河北岸之战的骑兵兵力与辽军援兵几乎势均力敌.
但战略上周军处于上风,李处耘,罗延环两路相距不远,不存在被各个击破的可能,一旦接敌能很快形成夹击之势.
郭绍此时心里对这场战役很有自信,但又有些忐忑.
王朴的声音又道:"大周军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郭绍头也不回地说:"王使君言之有理."
但等待的过程还是很难受,等待最是磨人.一件准备充分的大事,可它又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在结果没有揭晓时,郭绍会担心在哪一个方面万一出点错,而影响全局.
他转身在粗糙的木案前坐了下来.
耳边"轰轰……"的炮声震得耳膜作响,空气中一阵难闻的硝烟味;郭绍的脑子也嗡_嗡的,在隆隆的巨响中,他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听到了马蹄声轰鸣的巨响.
这不只是想象,此时此刻,罗延环部正沿着地图上的箭头在奔腾,李处耘部也在同时北上迎战.
郭绍深吸了一口气,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七上八下根本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