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古代喀秋莎(2/2)

火箭是中国人发明的,然而中国古代的火箭,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威力并不大,中国古代的多管火箭炮在明代就有了,它叫一窝蜂,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 --

最快更新3D帝国最新章节!

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

明代的著名军事著作《武备志》中,就有不少火箭图。如飞刀箭、飞枪箭、燕尾箭等,这些都已经不是普通的箭头。又如同时发射十枝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三十二枝箭的“一窝蜂”,发射四十九枝箭的“四十九矢飞廉箭”,发射一百枝箭的“百矢弧箭”、“百虎齐奔箭”等。它们大都是把箭装在筒里,把药线连在一个总线上,点燃总线以后,传到各箭,就一齐射出去。

箭头射向敌方的火药箭,这和现代火箭的发射原理是一致的,只不过当时的火箭,个头小,杀伤力不足,最多用来纵火或是和弓射出来箭支一样杀伤敌人。由于多种原因,火箭在当时没有能够大力发展。

李响觉得这是一个遗憾,如果当时南宋政府能够大力发展火器,特别是火炮和火箭武器,那么打败蒙古骑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既然穿越到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李响就不能再让原来的历史重演,他要帮助大宋发展强大的军事工业,打败蒙古帝国,火箭炮就是一个比较容易速成的选择。

早在1805年,英国人就制造出一个实用的康格里夫火箭,射程达到1800米,在1806年英国进攻法国布伦港和1807年英国攻打哥本哈根时,这些火箭就被当作舰载武器使用,英国海军向哥本哈根发射了两万多枚火箭,几乎将城市移为平地。后来这种火箭炮又装备了陆军骑兵炮部队,组成独立的火箭炮兵连。它还曾用来攻击美国人,虽然这种原始的火箭炮有着很多缺点,在威力和精度上都很难与身管火炮相比,但是它的潜力是巨大的。

尽管液体推进剂产生的能量和性能都比固体推进剂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使用液体推进剂的主要不利之处是增加了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复杂性,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火箭的成本。

固体推进剂则有使用简单可靠的优点,这对于一种需要大量装备使用的炮兵武器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早期德国和苏联搞的火箭炮除了精度和射程的问题外,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火箭弹外形并不十分符合空气动力学,他们的火箭弹就像是小号的煤气罐子,又短又粗,这样的确很影响射程和精度。

真正的高性能火箭弹,应该是细长的弹体和尖头,从前到后依次是战斗部和发动机部分,特别是火箭弹的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很重要,尾喷管的作用在于把热能和压力能量转换为火箭弹的动能。因此尾喷管设计成为一种横断面积逐渐减小的开孔,当气流喷出尾喷管的狭窄段,体积就会迅速膨胀,温度和压力降低,从而获得极高的加速度。

李响的话给了大家不小的信心,王大全也拍着胸脯道:“好,就冲着李公子这句话,我王大全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这火箭炮弄成!”

李响点了点头道:“火器不比其他的,具有不小的危险性,所以王大人一定要注意研究和制造过程中的安全,为什么不用现在的黑火药呢,除了推力不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容易着火和爆炸。”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