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挺进伦敦(1/1)

最快更新抗战之铁血救国最新章节!

虽然德国人找不到这个契机,但德国人知道眼下的这个机会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没有找到机会,那也必须得马上强攻,德国的火炮根本就没有闲着过,平均两天就得更换一次炮管,虽然这场仗打的德国人非常的疲惫,也让他们损失不小,但德国人认为只要他们加把劲儿,伦敦城就是他们的了,而且德国情报部门已经得到了消息,英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已经撤离了伦敦了,或许他们已经放弃了这个地方,只要是能够占领了伦敦,德国就做到了亘古未有的事情,不管其他人说什么,反正这件事情我们做到了,是各国第一次打下伦敦的。

在德国军队当中有很多的第七集团军观察员,现在他们终于是明白司令说的什么叫做惨烈战争了,按照他们原来的想法,还以为咱们跟日本的战争就很激烈了,但是在现如今这个情况下,大家终于是看明白了,眼前这个战争才叫做激烈,咱们跟日本之间的战争算是小儿科,光说火炮的口径,这里根本用不到什么排击炮,排击炮之类的东西都在后面放着,使用的全部都是大口径的重炮,包括海面上的军舰,根本就没有停过,地面上的颤抖就是这个样子的,论起火力的攻击,咱们跟德国方面或许还是有些差距的,再一个就是阵地的修建,跟英国方面也是有差距的。

英国陆军虽然不怎么成器,在欧洲各国陆军当中也是排在后面的,但不管怎么说,人家组建现代化的陆军队伍,也比咱们华夏的时间要长,俗话说得好,烂船还有三斤钉,英国陆军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他们并没有丢掉英国陆军的这个称号,目前来看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他们为什么会打成这样,那跟他们没多大的关系,跟英国政府有直接的关系,英国政府之前没有进行政府储备,在进攻法国的时候还没有进行储备,如果法国参加战争的第一天,英国就开始进行战争储备的话,那么英国还有可能打赢这场战役,但当时英国人认为法国人至少能坚持两年以上。

当时英国的物资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向美国和华夏进行购买,但英国人认为这个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不管是华夏人还是美国人,开出来的价格都是英国人不能接受的,这简直跟抢劫没什么两样,所以英国人准备从自己的殖民地筹集,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五大洲,生产各种各样的原材料,英国的工业虽然赶不上德国先进,但毕竟是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所以各种物品也能够生产的出来,他们使用半年的时间,就能够把各种物资生产出来,这样所节约的金钱会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人就吃了一个大亏,让美国人赚了大钱。

所以现在英国人吸取教训,不允许任何国家在战争当中成长起来,虽然英国人的愿望是十分美好的,但现实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现在的德国人做的就是这个,你不是没有物资储备吗?我们就给你们打消耗的,你不是没有多少合格的士兵吗?那就让你看看我们的合格士兵是如何作战的,你们的海军不是损失殆尽吗?那就让你们看看我们的海军怎么样,在这一方面上,德国人可以说是没有犯一个错误,所以才能够推进到伦敦城下,但英国的底蕴也不是说没就没的,所以德国人每前进一步都十分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看双方谁能够更加的坚韧,谁能够顶得住这个损失。

对于现在的这个情况,英国人进行了火速的动员,全国大部分的物资都被运送到了伦敦,但他们运送过去的物资并没有直接送到战场上,反而是在德国的飞机轰炸之下损失了不少,最主要的就是英国的建筑物所剩无几了,想要掩盖这批物资,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光天化日之下你来了那么多的火车,如果德国人还真查不到的话,那就是德国情报部门的问题了,况且还有很多华夏的间谍,他们也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德国,在华夏间谍的心理,德国人会把我们好好的教训你们的,不是不答应我们的谈判吗?现在就让德国人狠狠的抽你们,把你们继续抽到谈判桌上去。

第七集团军驻英国办事处。

“这是今天的战报,德国人距离大笨钟只有三百五十米了,虽然今天仅仅推进了一百多米,但我估计这也是打得非常惨烈的,根据德国人给我们的消息,在今天的战场上,他们总共损失了三千多人,这才过去了不到八个小时,平均每个小时损失四百多人,这已经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斗了,加上英国人那边损失的,每小时的损失高达上千人,也就是说每分钟都有几十个人丧命,所以德国人也应该是用上了他们的权利了,在英国的战场上,德国人或许起到的作用不大了,是不是把我们的人也拿出来呢?里应外合,让英国人回到谈判桌上来。”

负责英国事务的宋先生说道,自从沈鸿烈和顾部长来了之后,这个家伙就沦为了三把手,所有的事情都得跟两位大佬进行商谈,如果要是不好好的商谈的话,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国内已经有命令下来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顾部长,沈鸿烈此刻也仅仅是一个参谋,顾部长在这件事情上本是不想插手的,可既然李二虎如此看得起,顾部长就准备让英国人吃大亏,现在就是一个最佳机会,但顾部长并不清楚咱们在伦敦的实力,所以也不敢贸然下达命令,但今天这个进攻状况,让英国人把他们最后的预备队都给派上去了,甚至预备队当中还有十三岁的孩子,这可是以前都没有见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