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必须由你自己完成》(1/2)

最快更新梦想涟漪最新章节!

这本书叫《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从来在电影里看“二战”的欧洲,都是德国法西斯的施虐。然而战争同样地也使德国付出了代价。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前夕,7个16岁的孩子被穿上了肥大的军服,这群尖嗓子的“军人”被卡车卸在巴伐利亚一座小城的河边去守卫一座桥。唯一逃出来的一个“尖嗓子”后来写了一部轰动的小说,后来又变成著名的电影:《桥》。另5个“尖嗓子”死于第一天的战斗,而那一天,也是“二战”德军的最后一天作战。从任何方面讲都战个莫名死个莫名。这些孩子穿的军服再肥大,他们的消失也渺小得像省略号里的一个小点里边的一点点。

近6年的战争,是旷日持久的可持续破坏、可持续毁灭!随着兵员的欠缺,德国规定满15岁的男性都要成为“空防助手”。16岁到60岁的男性组建“人民冲锋队”。又把国防军参军年龄从18岁改为16岁。“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召兵1800万人,“赌上了全部德国男青年的生命”。

1943年秋的一个夜晚,德国汉诺威拉起空袭警报。10岁的小女孩莱内克拉着两个弟弟跟着妈妈跑进防空洞,就听外边高射炮声密集得像击鼓。一个希特勒青年团的男孩飞奔进防空洞,兴奋地大喊:汉诺威天空上出现了一棵大圣诞树!后来,汉诺威防空部门有一些数字记录了这3小时的人员伤亡,多少房摧毁,多少人无家可归。10岁的小女孩莱内克后来说,以前这样的记录对她来说只是数字,但是这次她也成了数字——计入了无家可归的数字。战争刚结束,一位中国学者来到了曾经的欧洲名城汉诺威,54年后他写下了战后的汉诺威:“……只见废墟……到了上坟的日子……断壁之下的地下室外垃圾堆旁,摆满了原来应该摆在墓地上的花圈……据说地窖里的老鼠,由于饱餐人肉,营养过分丰富,长到一尺多长……”

这位中国学者就是季羡林。

希特勒的孩子兵,在炮声和爆炸声中竟然能看到天上的“圣诞树”!然而没有圣诞的缤纷,只有战争的残忍。刚成年就有幸退出战争的孩子兵约根斯,老年时说:一场战争打到把孩子成批地送上前线的时候,还有获胜的可能吗?当你听到一个孩子在谈他的杀人体会时,你能不感到恐怖吗?

1989年,老年约根斯出版了720页的纪实的《险恶时代的见证》。结尾处写道:“建造柏林墙以后,西德的老百姓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东、西德之间的边界线消失之前,所有的家庭在圣诞节期间都要在窗前摆放点燃的蜡烛。在我的家里,这样的烛光连续点过28个圣诞节。”

我不由想到2010年圣诞前世界上的武器升级,人类啊,到底是要武器,还是要生命的美丽?

我的心里隐隐响起圣诞歌曲《平安夜》的旋律,平安与和平,如阳光是生命的维系,如大地是生命的根基。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我真觉得,一本适当的书,出在适当的时候。我想作者朱维毅是怎样的人呢?我在书中读到1940年八路军五纵和新四军一部在苏北建立抗日根据地,他的父亲那年16岁,就投奔根据地。孤身进入敌占区策反数月,结果连人带枪拉出伪军一个连100多人带回根据地。又一次他的父亲被汉奸暗算,和策反对象谈话时被两汉奸堵在屋里。结果他没有死,汉奸死了。

纳粹德国是把孩子赶上战场,根据地的孩子是志愿投奔八路军。那个16岁就投奔根据地,又孤身进入敌占区策反的孩子,当时他绝不会想到,四十几年后,他的孩子去了德国留学,尔后开始了采访“二战”德国老兵的行程。

欧洲“二战”期间死亡近4000万人,同时德国死亡530多万,还有1100多万德国人成为战俘,1200多万德国人战后被迫放弃世代家产,161个城市和850个村镇遭到毁灭性轰炸……现在不少德国人,儿子不愿保存老兵父亲的战争文物,孙子不愿倾听老兵爷爷的战争经历。

可以想象、难以想象作者采访之艰难!

但是,作者想:“这个诞生过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尼采等伟大哲人的睿智民族为什么曾由衷拥戴纳粹的极权、专制和暴虐?这个滋养了歌德、贝多芬、巴赫等文学艺术巨匠的文明国家为什么曾一手制造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和恐怖的种族灭绝罪行?又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国家在每次惨重挫败后都能再度崛起并依然跻身于世界顶级强国之列?”

“历史需要正确的感知。”“即使我们面对的是一段真实和完整的历史,读懂它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作者终于走进了德国古稀老兵的世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兵“几乎都能随口说出入伍、负伤、被俘、回家的具体日期,详细到了月份、日子、上午还是下午、晴天还是雨天……”圣诞节前如果哪位一直和作者互致问候的老兵突然没寄来贺卡,电话打到德国,作者知道又一位老兵从这个世界淡出了。一代人从... --

最快更新梦想涟漪最新章节!

一代人从历史淡出了。

很多人是通过上一代人遗留的家书,了解父母墓碑上没有刻下的故事。一位德国妇女说:“两次大战给德国人带来了相近的命运。母亲和我都是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的。我的外祖父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死的时候和我父亲失踪时年龄相同,都是30岁。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不要失去对那场可怕战争的记忆。”

作者的下一句话尤其动人心魄:“人们通常喜欢回忆前辈的辉煌胜利,而很少愿意逆时而上去追寻先人走向灭亡的痛苦历程。”

绿色、低碳、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流行语。但是“为准备应付战争而持久投入的军费,是人类对地球资源造成的最大浪费”。

作者悲愤地引用德国哲人黑格尔的话:“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