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四十一章(2/2)

这里是她的家,她与秦晋的家,是在将来无数个岁月她们要共同渡过的地方。

那些往事算不得什么,那个深爱自己的人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站直了身子,给自己勇气。

无法像她那般辛苦劳作,至少要让她安心,不给她添乱。

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硬将心头缭绕的旧时阴影驱走。

她该努力做好一个妻子应该做的事。

回到房中,挽起袖,认真的打扫着已经被她收拾得十分干净的新家。

翻洗不曾沾到脏的衣衫。

早早的便将饭食做好,却在做完后,这才想起,爱人要到晚上才能归来。

这一天过的很特别。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飞快的溜走,偶尔在休息的空档,便会对那日日相见的人泛起淡淡的思念和担忧,这个时候,她会做些什么,头一天上工会不会被人欺负,她要干的活会不会很累人,她会不会也同自己一样满是想念。

抬头望向天空,忍不住在心中报怨,为何这日头跑的特别的慢,恨不得手中有箭把它射落。

终于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

她竖着耳朵听着外头动静,一次又一次的忍不住开门向外张望,若不是爱人离开时再三叮嘱,只怕,她早就跑去那街角等待。

好在那总是体贴细心的人没有让她等到天黑。

打开门,看着那个额际蒙着薄汗,脸透着红光,努力平复喘息的心上人,不安了一天的心归位了,主动拉住她的手,给她最美丽的笑,用最温柔的声音说出那句,你回来了。

瞬间,那人的眼睛亮了,略显疲惫的脸一下子精神了,用力点头,我回来了。

简单的一句,抚平了两颗急躁的心。

看着她饥肠辘辘的吃着热汤热菜,又是怜爱又是喜欢。

吃过了饭,这人难得主动向自己开口,描述着一天的经历,明知她必然会有所隐瞒,却也不点破,津津有味地听着她笨嘴拙舌。

时不时也会插上几句,告诉她千万别太老实,别让人觉得她好欺负吃闷亏。

那人笑着反驳,她不傻。

哪儿不傻,还有谁会比自己更了解她的性子。从小到大,吃过多少亏,从不见她有丝丝毫毫的报怨,受再大的委屈也不过淡淡一笑,再大的苦也能够无声的吞下。

脑子百转千回,搜刮着小女儿家的鬼点子,非要她记下不可。

老实人被逼着答应一定记住她的每句话,脸上的笑更深了。

夜里,回家后没说过一声累的人睡了,比平时要沉,轻轻的拉过她的手,把脸贴在她掌心,蹭着。

自小被当作男孩养,劈柴,担水,跟着爹爹上山打猎,秦晋的手完全没有了女儿家的细嫩,掌心有茧,就连指边也有。

闭上眼,感受着那微微的粗糙。

无声滑落的泪,滋润着干燥的手。

不要把所有的一切都担在自己的身上,也让我为你分担,哪怕只有那么一点。

既然决定要相守一生,那么,无论甘苦都要共同品尝。

三年,默默的努力着,改变着。

背着她,答应了大娘为绣坊做活,顶住她自责的眼神,努力说服她同意。

颤颤悠悠的拿起了刀,生平第一次开了杀戒,弄得一身血,好不容易才把那只坚挺的活鸡做成了一锅热汤。

素来不喜与外人多话,却变着法子主动向大娘讨教,打听哪一家的杂货铺子比较便宜,只为了能够省下几个铜板。

寂寞时,学会了用回忆来驱赶走思念。

不想只当一个被爱人护守的女人,她要做一个能和爱人并肩而立,在身后给她支持的妻子。

拉回了思绪,走到了桌边,余光扫到那被冷落许久的书。

那是前几日,串门子的大娘给带来的闲书,说是怕她一个人在家无趣,给她打发时间用的。刚开始觉得新鲜,看了一小半就再也没有兴致了,这书中情爱,怎么看怎么虚假,书里写的人个个像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一般,只知花前月下,不知柴米油盐。

有那闲功夫看这虚假的东西,倒不如多绣几块帕子,多赚几个小钱。

其实,两人若是真心相爱,又何需每日你情我爱,最快乐的不过是共同享受那粗茶淡饭。

走到小柜前,打开柜门,从最里端取出了一个木制小盒。

打开盒盖,一本蓝皮小册子覆在最上面,那是拿来记录每日开销的帐本。

取出小册子,下面存放的是她和秦晋这几年的积蓄,几锭大大的整银和几串铜钱。

这里头有多少银两好儿心里记得清楚,可她还是仔仔细细的将银锭铜钱又数了一回,看着那越积越多的银子,此时的俏佳人,笑得像是个守财奴。

二十两,不知不觉,两人已有了这么多的财富。

想到阿晋向她提起的那件事,想买下一间象样一些的大院差不多要八十两。

虽然离那目标还差得远,但眸心深处却闪烁着坚信不移的光芒。

只要两人同心,终有一日,那幅画会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