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往昔荣光又重现(1/2)

最快更新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最新章节!

贞观之治

唐太宗眼见表大爷被消灭,知道是因为遭到了百姓的抛弃。秦朝、隋朝太不拿老百姓当回事儿了,才会超快速灭亡,所以他强调要存百姓。

史籍记载,贞观五六年的时候,“天下大稔,米斗不过三四钱”,一斗米是十升,才三四文铜钱,那就是粮食太贱了。表示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好,有的是钱。

“流散者咸归乡里”,原来打仗逃离的人全回来了。

“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一年判死刑二十九个。中国古代判死刑必须得皇上本人批准,而且大臣要求情三次,表示慎杀,不能随便杀人。一年才杀二十九个人,那证明社会治安好。

“九州道路无豺虎”,行旅自长安越海表,从长安出发到广州,不带粮食,当然也不用带钱,“取给于道路焉”,你走到哪儿就吃到哪儿,因为谁家都很富裕,都热情地招待你,粮食吃不了喂猪还不如喂你!出门也不用锁门,外户不闭,家家都富,我偷你干什么?这简直就和共产主义差不多。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知人善任是唐太宗的一大优点。他认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这个人指的是人才,一般老百姓叫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和民不一样。他的这个觉悟,使得朝里朝外冒出一大批人才。

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哥儿俩一个多谋一个善断,有“房谋杜断”之称。名将有李靖、李。李靖就是托塔李天王,哪吒他爹。中国古代十大兵书里面,有一个《李卫公问对》,卫国公指的就是他。他曾以三千铁骑大破东突厥于阴山,俘东突厥颉利可汗。李,就是评书里讲的徐懋功。80岁高龄挂帅,灭高句丽,破吐谷浑,所以这两位名将不得了。

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

长孙皇后带头,衣不锦绣,裙不曳地。穿衣服不穿绣花的,也不穿锦缎的,而且当时没有棉,穿的是麻布。为了节省布料,裙子做得超短,不能拖地。皇后这个样,嫔妃能越得过皇后去吗?一个比一个短吧!那文武百官能越过嫔妃去吗?太省钱了。

文化方面则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镜子”

唐太宗最大的优点是虚怀纳谏。

唐太宗的谏臣是魏征。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旧臣,魏征当时老跟太子说,要把秦王李世民干掉,秦王有异志,早晚必图之。你干掉他,不然他会坐大,会发达。结果太子不听,顾及手足之情,于是被弟弟秦王干掉了。然后秦王就把魏征抓来,你看都赖你吧,你小子挑拨离间,你想怎么死,自己挑一样死法吧!魏征说,你要是用我的话,我能像忠于太子那样忠于你。李世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你就给我提意见吧!

结果魏征给皇上提意见到什么程度?廷争面折,当廷跟皇上争,撅皇上面子,气得皇上一抖袖子,不玩了,散朝。那会儿君臣坐而论道,皇上在台上坐着,大臣在底下坐着,坐得很不舒服,因为屁股压在脚后跟上,实际上跟跪着差不多。皇上不爽了转身就走,魏征一下子站起来冲到台阶上,一把拽住皇上袖子,你别走,咱们还没说完呢!皇上说,乡巴佬,你等着,我宰了你,你信不信,我宰了你。

魏征是农民军出身,所以皇上骂他乡巴佬。你听有些评书里讲,中国古代总是推出午门斩首,午门是杀人的地方吗?明朝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哪儿能动不动去午门斩首。除了朱元璋的明朝外,别的朝代哪儿能随便打骂大臣,更不能随便杀大臣了,尤其有修养的皇帝,野皇上难说。所以,唐太宗骂完乡巴佬后也只能回到宫里去生闷气,一边嘟嘟囔囔地说,这个乡巴佬,非宰了他不可。

贤后长孙氏忙问,你跟谁生这么大气?皇上说,魏征,他揪着我袖子,我不宰了他行吗?皇后把皇上扔在那儿生气,让女官侍候皇上。她回到寝宫,穿着上朝的大礼服,带着嫔妃出来参驾。皇上特奇怪,怎么了?今天祭祖啊?皇后说,我向陛下道贺。皇上说,我有什么可贺的?皇后说,主明臣直。魏征这么直,因为你是明君圣主。隋炀帝时谁敢这样,别说抓袖子,抓鞋带就早宰了,所以我为陛下道贺。再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皇上本来就不容易听进不同意见。大家都拍你马屁,不敢说真话,只有魏征这样的人说真话,这简直是朝廷社稷之福啊!

唐太宗一听,还是我们家“政委”觉悟高。于是唐太宗就重用魏征了,封到二品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给皇上提意见,还跟他结成儿女亲家,公主嫁给他儿子,儿子最后也升到二品。后来魏征提意见就更来劲了,一生提了200多条。皇上玩儿鸟,没见过外国进贡的麻雀,叫鹞鹰,正玩儿呢!魏征进宫来奏事儿,皇上一看,他看见我玩鸟的话,肯定得说我玩物丧志,就塞到怀里了。结果还是被魏征看到了,魏征就想,不能让皇上玩物丧志啊,要对君主负责任,所以他就在这儿没完没了地说。皇上好不容易把他打发走了,鸟也闷死了。

等魏征病重了,皇上过府探望,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你可不能死啊。但是天不假年,魏征50多岁就死了。唐太宗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先生一死,少了一面好镜子。

窝囊废当太子

太宗皇帝在位20多年后病死,他死之后是高宗李治继位。这个高宗真的很高,血压高,经常头晕目眩,他的高血压是让他爸给吓的,这个惊吓的过程有具体的来龙去脉。

当时太宗的五儿子李佑,和太宗那个倒霉弟弟李元吉一样被封齐王,所以也不知道是他找倒霉还是倒霉找的他。有一天(贞观十七年)李佑就伙同一帮古惑仔造反了,反自己的爹。李世民那么猛,哪儿能被自己的儿子反?立马就镇压了。本来事儿过去了,但在审问叛逆的过程中,牵扯到了太子李承乾,顺藤摸瓜,发现太子也在谋反。

李承乾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而太宗皇帝当时才20多岁,春秋正盛。太子越长越大,心里就着急,我都发育了,皇上还身体倍儿棒,我太子就是储君,你老不死的话,我储到什么时候才能当皇上?自力更生吧,我帮你死!于是太子就在宫里面找一帮巫师,先在那儿集体扎针,然后密谋造反。

太宗皇帝派人调查属实后,就把李承乾废为庶人,幽禁起来。这样,嫡子还有濮恭王李泰和晋王李治。

按照感情,太宗应该立李泰为太子,因为这小子特别聪明,才华横溢,是块当皇帝的好料,而李治是个温吞鬼,什么事都不出挑。可是恰恰因为这个原因,最后李治被立为太子。太宗的意思是,如果李泰当太子,这小子忒有乃父之风,跟老子太像了,估计一登基为了了却后患,会立马杀了李承乾和李治。这种杀兄害弟的买卖在建国之初可以干干,太平年代干多了肯定不好。而李治继位后,虽没有李泰能干,但绝不至于害死李承乾和李泰。为了社稷,太宗就把自己最喜欢的孩子李泰也幽禁了。

这样一来,长孙皇后生的... --

最快更新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