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两种脉动生产线(1/2)
最快更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是的,就是割韭菜。
或许有人说,这次腾飞厂输出的技术如此颠覆,换来的却是欧美普通小型飞机的制造技术,细细算下来并不划算。
这个论调放在欧洲还真是如此,因为无论是塞斯纳的280通用飞机和奖状Ⅱ型公务机,还是达索公司的猎鹰100公务机,都是七十年代就已经投入生产的老产品。
无论是设计思想还是使用的材料、工艺,跟如今必然存在差距。
然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在欧洲这个看法或许成立,可在腾飞厂说这话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作为脉动式生产线方面的开创者,腾飞厂对这项航空制造产业颠覆式的生产模式提出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种,是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配合高精度测量仪器、自动化生产设备、模块化的移动平台,通过精益化的管理创新,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效率,构造出一整套飞机快速装配系统。
第二种则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看板管理为拉动,以生产作业计划、运行管理体系为支撑的U型飞机生产线。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对比两个脉动式生产线的概念便可以看出,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第一种技术水平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同样也更高。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果那些欧洲航空企业负责人来到腾飞厂位于西平的飞机总装车间的话,绝对会觉得自己来到另外一个科幻世界。
得益于激光精确测量装置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控制技术初步与生产设备结合以及模块化移动平台的推广。
西平的飞机总装车间不但能够生产小型飞机,就是数十吨重的中型飞机也可以轻松上手。
至于上百吨的大型飞机却没办法,这倒不是说整个生产线的架构做不了,而是西平厂的总装车间实在太小,容纳不了大型飞机那种庞然大物。
如果能给腾飞厂足够的场地,以及相应的准备时间和工艺参数,腾飞厂能够在几个月内就能完成大型飞机的生产组装的各项任务准备,到时候只要将大型飞机的零部件分时分批的运过来,腾飞厂就能以三天一架的速度,源源不断的进行生产。
相比之下行动者获得的脉动—1型生产线就简单的多了,尽管也被冠以脉动式生产线,但本质上却不是技术上的进步,而是一种管理上的革新,与腾飞厂真正的脉动式生产线相比,技术水平差不说,兼容性也非常不好。
以至于每个机型都要重新界定,分类设计,重新调整。
反观腾飞厂的生产线,只要提供飞机的生产大纲和相关工艺要求,就可以按照既定参数调整各个工位的布置,然后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无需做推到重来的重复建设。
技术更高,更加灵活,兼容性更强,作为航空专用设备领导者的腾飞厂自然要走这种高端的飞机生产路线。
至于衍生出来的第二种脉动生产线,当然是作为高价敛财的工具了,反正又不是啥核心技术,自然是能赚钱就多赚钱。
正因为如此,... --
最快更新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