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战(1/2)
最快更新大明帝国日不落最新章节!
辽东被围了几万军民,总不能坐视,救援刻不容缓,圣旨下达,山海关、登莱、蓟镇出兵援辽、一时间关内风声鹤唳物价飞涨。
老实人孙元化急令参将孔有德率领骑兵一千五百赶赴辽东增援,永平兵备道张春带着步骑一万和三千车营急赴山海关。
永平参将黑虎有五千兵额,当然在调兵行列,不得已亲自率领三千人马出关。
马祥麟、秦翼明欲带七千白杆兵参战被崇祯皇帝驳回,皇帝知道白杆兵的战斗力,也认可他们的忠勇,因此留下他们镇守山海关以防不测。
大凌河之战,其实孙承宗难推其咎,他作为跟红歹是对阵的明军主将毫无作为,居然逐次派出援军,实实在在变成了添油战术。
历史上大凌河战役,以铁的事实证明孙承宗的塔攻战略不可取,修大凌河城更是昏招,貌似堡垒蚕食可以占领一些地方,可是效果呢?
一座城多大,占领地也就这么一丁点大而已,明军辛辛苦苦的屯田根本轮不到收获,白白的替后金生产粮食。
明军无法就地取粮,补给必须从关内千里迢迢运输,大量消耗了大明本来就难以为继的国力。
战线拉得太长,后金军可以随时袭击明军从山海关到锦州长达五百里的补给线,明军没有野战能力自然顾此失彼,如此劳民伤财的排兵布阵失败已经注定。
修建坚固的营寨和堡垒是为了以点带面,可不是仅仅为了占领城池那么一丁点大的地盘。
而是应该以坚固堡垒为依托,不间断攻击方圆百里内的敌军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占领区,可不是修城就是为了躲在里面等敌人来攻打。
黄胜正在交趾布置修筑九个边镇,准备在每个边镇的棱堡驻守正兵一个千总一千二百战士,八百辅兵,训练乡勇协防自然是常例。
驻守千总的任务就是以堡垒为据点不断往敌国延伸攻伐一百里,如果对手兵力雄厚,可以会同几个边镇正兵和乡勇联合出击。
不断主动进攻的军队才会越战越强,老是龟缩防守的大明边军自然暮气难鼓,因此在辽东采取堡垒蚕食的方略得不偿失,太浪费银子,朝廷难堪重负。
红歹是围死了锦州和大凌河,后军运来的大将军炮也到达大凌河战场,炮击开始。
祖大寿也有守城火炮,两家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差不多,有效射程三四百步,也就是一里地出头。
最大仰角可以把炮弹打出一千步,也就是一千五百米,相当于三里地开外,但是炮弹最后落到哪儿去了?天知道!
明军炮手的技术还要好一些,射速可以做到后金军炮手打三炮,大凌河城头炮火可以来四轮,明军又是居高临下,应该不吃亏。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
这个时代最训练有素的英国海军炮手也只能保证三分钟内完成再次开火,比黄家炮手的水平差了一分钟。
因为黄家出品带有减震装置的钢质火炮能够减去火炮复位的时间,靠着科技的力量节约了宝贵的一分钟。
这个时代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特制的推杆一头蘸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一头绑着干布的推杆伸入炮膛擦干,再填入火药,发射药,塞进去炮弹,然后从火门刺破火药包插上导火索再点放。
这些动作相当缓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