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旺季不旺(1/2)
最快更新重返1977最新章节!
时间进入了十月中旬。
辽东半岛的海,到了最让人眷恋的时候。
单说外表,透明得简直象块大玻璃,让人能看得既深又远。且风平浪静,浪花也变得亲切了许多。
至于天气,虽然还不算凉,但湿润的海风已经渐渐变得干爽起来。
这使人的皮肤滑溜起来,不再那么潮乎乎的。海边的蚊子完全失去了凶猛劲头,连叫唤的劲头都没有了。
沙滩的温度也很适度,怎么躺怎么让人舒服。如果吸上就一口气,就连肚脐眼里头都是清爽的。
最让人可喜的是海下的变化。
尽管海水还保存着夏日的热度,但海里的生物对细微的温度改变却异常敏感。于是数不清的海参便从沙底下,礁缝里爬出来。排着队从大海深处往各个海湾的浅滩进发。且温度变化越大,越来劲儿,那真可以称得上是前仆后继。
这样一来,就连水平不怎么地的人,只要能“扎”个三五米下去,也能抓到海参了。
要说这些海参也真是挺可怜的。
因为它们永远不会总结经验,不会换一个时候爬出来,不懂得耍一个花招,来狡猾地躲过“海碰子”们的捞捕。而是永远是一成不变地按着季节,守着规矩,无知无畏地来送死。
不过,作为海参的命运掌控者,也无需为此过于得意。
因为大多数人在面对生活的考验时,通常呈现出的是只目光短浅,随波逐流。他们并没有比海参聪明多少,那么命运也必然是相仿的,还真不见得谁比谁更可怜呢。
这话一点不过分,比如说吧,就像现在。
尽管今年的海参远比往年更多,是个老天爷赏饭吃的“肥年”。但由于是在低价时期,增产在很多人看来也不全然是件好事。
现在的状况是,“国家队”干得热火朝天,周副总前期预计的产量翻倍不但完全有可能会实现,甚至还有超额完成任务的苗头。
随着大批淡干海参补入水产公司的仓库,又有大批量的鲜海参进入晾晒程序。水产商店里的海参未见一丝断档,仍旧充足异常。
周副总的降价措施也就显得更加不可撼动。甚至还有不少人因此揣测,水产商店会不会再有进一轮的降价出现。
于是,这就像叶圣陶笔下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那样,直接引发了后续的诸多不良结果。
第一,作为本可以挽救市场价格的生力军,每年固定时期来海边收货的人采取了观望态度。
连前期已经出手的人也停了手。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人还愿意现在收海参,但数量少,价格也瞄准了国庆前的最低价。
第二,海碰子们都对海参的前景持悲观情绪,他们下海的激情遭受了重大打击。
即使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下海,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戗鲍鱼”上,他们对海参已经变成了“搂草打兔子”的态度,没人再刻意在手中留存,出手的价格也就更加随意。
所以整个十月之间,水产公司降价引发的市场恐惧还在继续发酵。才刚向上走了一走的价格无声无息又掉落了一些,更隐隐显露出想彻底掉头向下的趋势。
而“海碰子”们本应该欣喜若狂,兴奋得要死的捞捕旺季,竟然没见到一点的热乎劲,反倒异乎寻常的冷淡。
完全可以说,现在还在意海参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把眼珠子死死盯住在了一块钱左右的价格起伏上,脑子里都想象着海参价格再次下跌的景象。却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已经抛售掉不少现货的市场,增产只是表面现象。
实质上,由于“海碰子”群体的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