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胜败乃兵家常事(2/2)
言罢,梁成明吩咐侍卫擂鼓,全军撤离。
不久,战场各处响起隆隆鼓声,皆是宋军撤离的声音。
战场上,宋军渐渐撤去,冯石虎有点不甘心,罗达,古剑雄,却长长松口气,宁武率军依然追击。
此刻,冯石虎,罗达,古剑雄,率领帐下骑兵,开始向林枫方向转移,一路过来,四面皆是燕骑宋军尸体。
横七竖八,密密麻麻,让冯石虎,古剑雄,罗达,大吃一惊,亦深深意识到,今日袭击大营的宋军,战斗力,究竟有多强大、
这边,林枫察觉宋军率军快撤离,不曾率兵追击,便与曹阿蛮带兵,前往右翼,准备解救古剑雄,罗达。
不过,三支军队,最终在战场中央相遇,三方,六七万军队,仿佛刚刚冲出血海,甲衣上,战刀上,面孔上,头盔上,全鲜血淋漓,不少士兵,更身负重伤,处境糟糕。
不管铁甲骑兵也好,刀锋战士也罢,他们全是百战精锐,参与过大小无数次战役,根本从来没有今天这般落魄。
林枫观之,长长叹口气,气氛又无奈。
“皇上,今日宋军袭击军营,来日须加倍奉还。”古剑雄咬牙启齿道。
今日,他帐下燕骑突遭宋军战车袭击,损失良多,两万铁甲骑兵,万名刀锋战士,有半数战死。
伤亡过半,这是燕骑征战中,从未生过的事儿。
冯石虎亦站出来,不曾提及战争之事,道:“皇上,军营破坏严重,军粮奇缺,天降寒雪,我军处境糟糕,末将建议,暂时放弃攻宋,班师回朝。”
综合因素,燕骑处境恶劣,尤其遭遇宋军袭击,打破燕骑攻城驻军计划,让燕骑好像无家可归孩子,没有容身之地。
假若大雪封路,影响燕骑回归,铁甲骑兵与刀锋战士陷入危机中。
闻声,林枫亦晓得问题所在,心中担心,道:“撤离之事,暂时不谈,埋锅造饭,全军休整。”
“皇上,撤军之事,不容耽搁。”冯石虎留意林枫态度,言语急切。
“冯将军,朕自有主张。”林枫提醒。
大战之后,燕骑损失严重,若直接撤退,势必引起开封城四面宋军围攻。
那时,燕骑会像受伤老虎,遭遇众多猛兽袭击,肯定没有机会安全撤离。
当前要保护受伤燕骑回国,需神不知,鬼不觉,在宋军毫无防备时,悄无声息撤离。
从而把宋军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燕骑撤离,不再有丁点损失。
冯石虎听闻林枫言语,颔行礼,带骑兵打扫战场,救治受伤士兵。
大军亦趁机快休息,防止宋军去而复返。
开封,西门。
女帝目送大军出征,不曾返回皇宫,在明月保护中,亲自驻守西门。
半日过去,前方探子不断把战场讯息传回来。
尽管不曾身临战场,战场情形,女帝却了若指掌。
这会儿,从前线探子口中获悉,三路宋军,两路战败,宋起深受重伤。
这种结局,出预料。
女帝不清楚宋起在战场究竟遭遇什么,连宋国战车亦难以撼动燕国铁骑。
不久,女帝目睹宋军自西门返回。
急忙吩咐守卫,打开城门,迎接诸位将领归来。
战事不禁人意,总归有宋军获胜,这时,宋军该取长补短,寻思失败因素,总结战斗经验。
西方,宋起带领宋军归来,宋军士气低迷,多数无精打采。
二十万大军出城征战,现今仅有十三四万人,六七万宋军战沙场,单单李牧帐下骑兵,便有三万多战损,宋起帐下亦有两万多。
宋军中,仅有梁成明帐下宋军,伤亡较小,侥幸安全归来。
此刻,宋起内心有说不出的苦闷,仅仅三日,开封城附近四十万多宋军,经历数次激战后,仅仅剩余三成左右。
巨大代价,宋军对外作战中,从来没有生过,更不要说,他率领的宋军,全部处于宋国核心。
忍着伤痛,宋起反思战斗得失。
今日宋军作战失败,毋庸置疑,宋军驾驶战车,对燕骑有极大威胁,相反,骑兵对抗燕骑,不占任优势,即便骑兵主帅为李牧。
他领兵进击燕骑失败,除对手为林枫外,对战燕骑乃燕国王牌骑兵,是故,对方付出惨重代价后,强势扭转局面,反败为胜。
宋起相信,假若阻挡的燕骑非刀锋战士,燕骑指挥作战的人,非林枫,今日,他率军征战,肯定重创燕骑大获全胜。
是故,今后宋国练兵中,兵种必须向机械军倾斜,相反,尽可能减少训练骑兵,免得白白浪费金钱与精力。
战马前行,载着思绪凝重,陷入思考的宋起前行,抵达西门前,城头守军传达女帝命令,大军返回军营休整,宋起,李牧,梁成明的征战将领,回城受女帝召见。
宋起接旨,吩咐骑兵与机械军各自返回军营,他忍着伤痛下马,强装神情坦然,与李牧,梁成明,白长德进城。
这时,女帝从城楼走下来,在城门外迎接宋起,李牧等将领。
女帝在城楼上亦想明白了,宋军落败,亦给燕骑造成伤亡,燕帝花费巨大代价,才扭转战局,狠狠打击燕骑嚣张气焰。
依她猜测,战局不利,天气糟糕,林枫肯定率军回燕,燕宋双方各有喘息机会,两国亦陷入长期争斗中。
所以,此战宋军折损良多,对宋国而言,照样有极其重要意义。
宋起抵达城门,向女帝行礼,神色忧伤道:“末将拜见陛下,今日败仗,末将承担。”
他与女帝无法做到推心置腹,为宋国利益,他们双方隐忍克制,亲自领军战败,加之,梁成明征战中可圈可点,宋起担心女帝记恨他。
“末将李牧参见女帝。”
“末将梁成明参见女帝。”
“末将白长德参见女帝。”
诸将向女帝行礼,精神萎靡,神情低落,女帝观之,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诸位将军不必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