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疯狂的石头(2/2)
另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人走过来,接过石头,也是笑了,“我们辛河里就是石头多,现在正是枯水的时候,河滩里到处都是。”他狐疑地看看年轻人,“你要这石头干什么?”
年轻人却并没有答复他,接着又从包里拿出几块小石头,有的质密细腻,光滑乌亮,有的五彩相间,斑斑驳驳,有的晶莹剔透,绿如夏荷,那块红色石头在几块石头的映衬下,更是色泽艳丽,美若云霞。
中年人更加狐疑了,他看看围上来的工人,“这石头有人……要吗?”
“我要,”年轻人笑了,“五十块钱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这,”有工人从年轻人手里拿过石头,待确认无误,确是辛河里的品种,“都是些下角料,理猪圈都没人要,不值钱。”
“我要。”年轻人很坚定,“刷刷刷”,点出十张票子,“先买五十斤。”
众人面面相觑,老板眨眨眼,想了想,摸索着递过一支皱巴巴的烟来,“大兄弟,都忙着呢,可不兴开玩笑。”
年轻人掏出火机给老板点上了,“我就在这等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我去。”那个切割铝材的小伙子顺手抄起一个水桶,接着就要接过年轻人手里的钞票。
可是年轻人手一缩,“我可事先声明啊,就要这四种颜色,不是什么石头我都要。”
“成,这种颜色的石头也不少。”小伙子说着,人已经跨上摩托车驶了出去,汽油味中,远远地又飘过一句话来,“在这等我啊,一会我就回来。”
小伙子干活就是利索,来去也就半个小时,一桶石头就装在水桶里提了回来。
年轻人拿起石头,对着阳光仔细地看着,不时拿起两石头轻轻一碰,又把其它颜色的石头扔到一边,“老板,麻烦借秤一用。”
“呵呵,还动真格的了。”老板笑着指挥着工人拿过秤来。
“好,三十四斤多,给你算三十五斤,五十块一斤,1750块。”年轻人很痛快,立马点钞票付账。
小伙子却憨厚地笑着,不敢接了,“拿着。”年轻人笑着把钱塞进他的手里,提起一桶石头就要走。
看着小伙子乐得嘴都合不拢数着手里的钱,这半个小时就挣了将近两千块,都眼红了,心热了,这可比在这切割铝材强多了,比开家工厂强多了,还不用缴税。
老板紧赶几步,顺手接过年轻人手里的水桶,“我帮您提着,这石头,……您还要吗?”
“要,有多少要多少,”年轻人笑道,“就这四种颜色,有多少要多少。”
“价格呢?”
“一斤五十块钱,不变。”
“能留个电话吗?”
“138xxxxxxxx,记住,就要这种透光的。”
水桶小心翼翼地放进后备箱,越野车摇下车窗打声招呼,慢慢开出了村子。
老板小心地用笔把电话号码记在了手上,待回到厂里,他愣了,“你们这是干什么,不干活了?”
几人工人都跨在摩托车上,看样子是要离厂而去。
“不干了,”那小伙子带头跨上摩托车,“挖石头去。”
“对,在这干,一天不到一百块钱,人家建波不到三十分钟就挣了小两千块钱。”
“回来,回来。”老板在后面喊着,但转眼间工厂里已是空无一人,“你也快去吧,”老板娘吼上了,“开着车,拿着铁锨,我也去……”
“好好的买卖不干了?一个个急火火这是干什么去呀?”村口,几个看孩子的大婶好奇地看着这群急火火的人,待打听清楚,孩子也不看了,一个个回家报信去了。
周疃村沸腾了……
相信的,怀疑的,凑热闹的,但人群还是挤满了辛河的河滩。
夜里,漫长的辛河河滩里,仍是星星点点,到处都有手电晃悠,大人的叫喊声,小孩的哭闹声,兴奋的吆喝声,尖利的铲石声,让辛河的河道里象过大年一样热闹。
………………………………
“老六,你让我收这么些石头有什么用?”尼亮坐在越野车里给岳文打起了电话,“还我钱啊,我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还等着在秦湾买房呢!”
“四哥,我的好四哥,”岳文舒服地倚在椅子上,往后捋着头发,“宿舍里我们几个兄弟,现在就你现在身上有股壕气,象个土豪大款,你会发财的……”
“发你个大头鬼,还钱!”尼亮愤愤地挂了电话。
“书买回来了吗?”岳文看看从外面进来的蚕蛹,手里拿着一摞书,示意坐在对面的胡开岭稍安勿躁。
“买回来了,《山海经》、《淮南子》、《史记》、《本草纲目》,一本不差!”见岳文接过来认真翻阅着,蚕蛹忍不住问道,“文,你要这些书干嘛?”
“这年头,凡事要讲个名人效应,”岳文笑着从书上抬起头来,“没看新闻吗,有两个地方,为了争一名人,这个说是他的故里,那个也说是他的故乡,争得都打破头了,不就是往地方的脸上贴金吗?”
蚕蛹眨眨眼,仍不明白岳文的意思。
“胡哥,我记着你家里有把石铲是吧?带来了吗?”胡开岭从兜里掏出来,扔给岳文,“老辈传下来的,你喜欢就送给你。”岳文急忙小心地接住,“别摔碎了,这可是娇贵东西!”
这玉铲色泽凝重典雅,岳文把玩一阵,“嗯,这肯定是战国时的东西,就是战国出土的文物了。”
“你学过考古?”胡开岭找量着他。
“没有,”岳文正色道,“我看着象,那它肯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