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擦?必须祸水东引啊!(2/2)

因为郤锜的蛮横,留在新田的郤犨(叔)被国君传唤。

国君见到郤犨就发飙,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郤犨在三郤中算是脾气最好的一个,心平气和地听国君骂完,才开口为郤锜解脱。

事情是个什么结果,宫里没传出来。

倒是后面夷阳五跑到新田,去了郤氏家进行赔罪。

明明是受欺负的一方,却要赶过来赔罪?

夷阳五这样一搞,郤氏的名声更臭了。

现在郤氏内乱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结束。

伯宗出逃,旁支的土地和人口被大宗吞并,郤氏的郤锜和郤至一直领兵在追杀伯宗的逃人。

他们去一个地方搅乱一个地方,偏偏大多数贵族再愤怒也不敢反抗,只能屈辱地忍受着。

晋国已经开始出现舆论,讲的是曾经的赵氏也没嚣张到这份上。

而赵氏最嚣张的时候好歹把持着三个卿位,郤氏现在只有两个卿位就敢这么嚣张,多占一个卿位还得了?

关注国内动向的吕武,他知道这是有人在制造舆论搞郤氏。

谁想搞郤氏,吕武顶多也就听个乐呵。

等舆论出现吕武率军硬怼郤氏的篇幅,他就坐不住了。

“玛德!是栾氏,还是范氏?”吕武听说郤至在范氏封地也搅了一场,思考道:“又或者是栾氏和范氏一起?还是哪一家搅乱风云?”

不管是谁,反正将吕武给搅和了进去。

郤氏现在到处冒邪火,拿老吕家开刀,咋整?

吕武紧急召集家臣。

因为事态过于急切,他甚至没将会议地点安排在半山腰的庄园。

“郤氏已惹众怒。”梁兴经常会在各家吃吃喝喝,很多消息就是由他得知再汇报给吕武,说道:“众家敢怒不敢言。”

这一句话提醒了吕武。

也许不是某一家搞郤氏,是形成了一种默契。

然后,他在“吕”地干的事情对那些家族来说很提气,成了一种典型?

“主。”虞显皱眉说道:“可是忧虑郤氏来犯?”

吕武沉吟道:“不可不防。”

谁知道郤氏的某个谁会不会觉得遭遇耻辱,给脑子一热真的带兵来搞事。

宋彬提醒道:“卿位变动正在当下。”

在不久前,荀氏的荀庚还是病逝了。

他这一死,中军佐的位置就让了出来。

按照晋国的传统,上军将士燮(范文子)会递补中军佐一职,郤锜则是成为上军将,后续的卿依次递补而上,再由一个新人来成为新军佐。

如果没有出错的话,荀氏的其中一名成员就是新任的新军佐。

另外,赵旃的下台早就注定,他却是早早回去邯郸,使新军将明明有其人,却是没人履行该职务的权力。

这样一来,晋国的卿位就空出了两个,等于新一轮的卿位变动中,会有两个人成为“卿”。

宋彬捏着下巴,说道:“魏氏……任‘卿’中新军佐?”

他们知道魏氏一直在为成为“卿”而奋斗。

仅是从实力来作为标准的话,魏氏的确有承担卿位的相应实力,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卫睿颇为期待地说:“若魏氏任‘卿’,主便有两位‘卿’的庇护。”

不出现意外,新一轮卿位变动之后,韩厥就是上军佐了。

这个结果对韩氏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当然是卿位又进了一步。

坏事则是从一支军团的老大,变成了副手的角色。

吕武摇着头,不是诅咒,纯粹是讲述实事,说道:“如此态势,魏氏无法为‘卿’。”

家臣们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吕武解释道:“荀氏必占其一卿位。如无意外,该是中行偃。”

这个中行偃就是荀庚的儿子,只是他之前行使的是中行氏那边的权力。

中行氏会由荀庚的儿子荀偃来做主,说明别出的中行氏二代中没有出色的人才。

在吕武看来,荀氏要是有点野心,是个吃掉中行氏的好机会。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猜测很快就会成真,也导致了荀氏、中行氏和智氏的正式分家。

虞显眉头皱得更深,问道:“此次卿位变动,郤氏将成赢家?”

吕武怕得就是郤氏占了三个卿位,想找个谁来立威。

他说道:“闻国君训斥苦成叔子(郤犨),不知是否有其事?”

话都说这么明了。

来个聪明人吧!

梁兴不负吕武的期望,说道:“胥童不满郤氏久矣。他与长鱼娇、清沸魋、夷阳五,皆为君上宠臣……”

理解万岁!

自己不想成为靶子?

那就找到更适合成为靶子的对象,事情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