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8章 围困(2/2)

连兵营都是临时拼凑而成,守卫兵力极其空虚。而罗卜藏丹津知道年大将军的身手何等了得,即便是趁着他上任之初的疲劳之师攻其不备也占不了他多大的便宜,若是待他站稳了阵脚就更是没有多少胜算的把握了。

罗卜藏丹津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在他以逸待劳、乘虚而入的情况下,竟也是没能取得半场胜利。因为年羹尧不同于普通武将出身的大将军,他是文官出身,不但兵书早已经是读得是滚瓜烂熟,而且战略战术的运用更是手到擒来,指挥不到一万大军的兵力镇守西宁城,还能镇定自若地和叛军对唱“空城计”和“疑兵计”。

若说年大将军是智勇双全的旷世奇才,在这场平叛之前应该说有大部分人都是口服心不服,但是经历了这场西北平叛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质疑他的能力了。他的智慧体现在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上,而他的勇猛则体现在他的个人魅力上,即使是以不足一万兵力坚守西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敢派兵夜袭叛军大营,并且大获成功。只此一役,就令每一个曾经对他心存质疑或是持有偏见的人全都牢牢地闭上了嘴巴。

坚守西宁之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区区几千官兵被困在城池之中,既是寒冬腊月的天气,又是缺衣少粮的局势,困难可想而知,年大将军再是智勇双全,至少也要有兵马有粮草才能够出兵应战,否则手无寸铁岂不是出城送死?

西宁的局势皇上当然极为清楚,他也知道年大将军的处境有多么的艰难,然而平叛大军是陆续集结而至,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年羹尧坐镇西宁被叛军围攻,他就是指挥青海境内的先遣部队都是力不从心,而不要说指挥东拼西凑的后续部队了。怎么办?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年将军被困西宁,出师未捷身先去,那就只是祈祷他吉人自有天相,坚持一日是一日,直到坚持到朝廷的援兵赶来之时。

援兵选谁为将呢?既要有勇有谋,又要与年将军配合默契,能够达到十四阿哥与年羹尧那样曾经默契程度之人,必定是心胸开阔又通晓西南西北边疆事务之人,思前想后,皇上在众多将领中将目光投向了岳钟琪。

岳钟琪何许人也?其乃民族英雄岳飞的21世嫡孙,其父参与了康熙年间的平定噶尔丹叛乱,他自己也在康熙朝末年的西北平叛中担任先锋奋勇征讨屡立奇功,后因平定西北叛功勋卓著师还四川之后,被授予左都督,四川都督,赐孔雀翎等。因此岳钟琪不但有丰富的西北作战经验,而且也年羹尧的多年协同共事经历也说明两个人的配合不成问题,令皇上最终下定决心钦点岳钟琪出兵解西北之围。

不得不说,皇上实在是一个知人善用之人,年羹尧这步险棋走对了,为年大将军配备的搭档也是用人极其有效,没有辱没半点使命,十二月底,岳钟琪率大军赶到之后,率领几万大军对西宁附近地区的叛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岳钟琪也是有勇有谋之人,他不只是单一地攻打围城的叛军,而是同时活学活用地运用了围魏救赵之策,开始大肆开展招降活动,瓦解叛匪军心,内外夹攻。

有了岳钟琪率领的援兵,以非凡的毅力和顽强斗志坚守西宁近一个月,几乎弹尽粮绝的年大将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在里应外合之下,仅用了三天时间就顺利破解了西宁被困之险。

西宁的解困成为整个西北战局的重要转折点,年羹尧与岳钟琪的更是如珠帘合璧般地配合默契,双双联手犹如天下无敌,从此以后平叛大军势如破竹,叛军的据点和寺院被一个一个地攻破,就连固若金汤的塔尔寺也被平叛大军一举拿下,察罕诺门汗等大喇嘛不得不举白旗投降。年大将军既是有勇有谋之人,也是果断坚决之人,他当然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塔尔寺在青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察罕诺门汗又是叛乱首领之一,本着杀一儆百的效应,尽管大喇嘛已经被迫投降,但他仍是下令将其处死,参加叛乱的喇嘛僧众也遭到严厉镇压。不得不说,只此一招,就令叛匪人人自危、人心慌慌起来,一时间平叛大军顺利掌握了主动权,而叛军则入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局势瞬间得以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