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三节 城市魅力和吸引力(1/2)
最快更新还看今朝最新章节!
段庸铭啼笑皆非,瞪着眼睛看着沙正阳,好一阵才道:“正阳,你都把话说完了,我还能说什么?”
“阿段,眼光看长远一点,没错,你们都在华海高科投入了不少,但是你们应该看到如果华海高科能够继续在技术研发上走在前列,一个MPEG解码芯片的成功肯定不会是终点吧?”沙正阳笑吟吟的道。
段庸铭没好气的道:“行了,你别卖嘴白了,怎么,又打算给我们上课洗脑?”
“嘿嘿,阿段,这么说就有点儿伤感情了,我看我每次说的时候,你也听得很带劲儿嘛。”沙正阳涎着脸道:“再说了,别看着华海高科那点儿收益,华众电子和你高升电子这两笔收入难道还不够你花销?”
“蛇大窟窿大,现在你又没有管理企业,哪里知道难处?”段庸铭撇撇嘴,“别把政府财政那一套用来计算企业,你也搞过企业的,知道情形。”
“得了,阿段,以高升电子现在的经营状况,真要缺钱,宛州哪家银行不愿意放贷给你?”沙正阳毫不客气的戳穿对方,“恐怕在授信上,高升电子大概也仅次于宛州制药厂和汉东医药吧?”
宛州制药厂和汉东医药是宛州老资格国企,而且效益持续上佳,一直是宛州各大银行最受欢迎的座上宾,虽然高升电子现在大红大火,但是毕竟时日尚短,还无法和汉东医药与宛州制药厂相比。
“嗯,也许吧,不过高升电子现在也不需要贷款。”段庸铭在这方面还是很自豪的。
丰沛而强大的现金流源源不断的回流,现在是买方市场,各地的电话和订单如雨点般的飘至,高升电子现在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也难以满足需要,绝大多数都是先款后货,就凭这一点就让无数企业眼红得发紫。
“宛州这几家企业里,恐怕就属华峰电器的财务状况最好。”陈一炜插话道:“雷总那边在财务上做得最好,他的财务是香港那边来的人在管理,做得很细,我们高升还是差了一点儿,还需要向他们学习。”
“这都有一个过程,华峰在汉都建厂时也都是手忙脚乱,好在有香港华泰在后边予以人力资源支持,才算是逐渐走上正轨,高升有阿段和你们几个撑起,很快就会理顺,现在也主要是生产和扩产连续不断,有点儿忙乱罢了。”
沙正阳很清楚陈一炜也是未来的大牛,现在蛰伏于段庸铭之下并不代表这个人能力就差了,一旦给他一片天地,立即就能展翅高飞。
吃完饭,宗文峰提议到隔壁的酒吧去喝点儿酒,大家也都同意了。
宛州市区的大槐树街从93年开始陆续有酒吧开始出现,94年陆续开起了五六家各种酒吧,到95年已经已经接近二十家酒吧营业。
这里紧邻汉东师范学院、汉东理工学院以及汉东卫校和汉东商贸校,算得上是宛州的“大学城”。
汉东理工学院是今年三月份正式挂牌的,名噪一时的汉东工专就此升格成为宛州第二所本科大学,按照宛州市委的设想,汉东师范学院要在未来五年内打造成为汉东师范大学。
这一构想已经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汉东师范学院是整个汉川省规模仅次于汉川师范大学和嘉州师范大学的师范院校,论历史甚至不比汉东师范大学短,只不过由于宛州不是省会城市加之经济实力无法和汉都、嘉州比,所以才会在解放以后发展缓慢。
但是即便是这样,原来的宛州师专也在1987年就正式升格为汉东师范学院,而且由于学校历史悠久,名气大,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招生规模现在已经突破9000人,接近10000人了。
按照国家教委学院升格为大学的相关规定,在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上已经超过了8000人的下限,目前只是在校研究生的比例还达不到,以及其他一些软硬件设施达不到。
这些方面汉川省委省政府和宛州市委市政府都在着力解决,力争在2000年实现汉东师范学院更名为华西师范大学。
除了汉东师范学院外,刚刚升格为汉东理工学院显然更受宛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这个以理、工为主,管理学兼顾的学院,现在招生规模也相当大,在职学生突破了4000人,预计到今年年底就能达到5000人,宛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要到2008年把汉东理工学院建成汉东理工大学的展望,为此宛州市委市政府将从每年市财政中以专项补贴的名义支持汉东理工学院发展。
这两所学院都是宛州市重点支持的大学,预计96年将予以这两所学院各1000万... --
最快更新还看今朝最新章节!
各1000万的资金补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