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银杏叶(一)(2/2)

魏瑾无言以对,只得摇头笑笑,说:“那倒也是,女人的喜好,总是不讲道理的。”

我本想戏耍他几句,谁知道他借力打力,倒又让我无言以对。这时候守备忽然开口了,他说:“国公夫人的喜好,必定不是这样随意的。或许是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与这银杏有关,却又无法宣之于口,只能假作无由。”

我眉心骤聚,心下大惊。母亲生前确有一段应该刻骨的记忆,而这段记忆是否与她喜欢银杏有关,我也曾经有所怀疑。记忆中母亲的院落里,也植有一棵银杏,只是没有眼前这一棵这么大,这么古老。小时候她时常抱着我,然后盯着院中的银杏。这样沉静不语,便可以持续一个下午。长大后我逐渐得知一些当年的隐秘,银杏树中的秘密,似乎也就近在咫尺。

我这里神思转圜,守备的目光却一直紧紧追随着我。我心下又是一阵波澜,看他探究的样子,想来方才并非是失言,而是有意试探。只是暄化这偏僻的地界,也有人知道当年的爱恨纠葛么?

我沉吟片刻,同守备对视,问道:“将军可是姓窦?”

守备颔首,道:“末将的确姓窦。”

我笑了笑:“当真是巧,家母也姓窦。”

魏瑾似乎察觉了什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守备,道:“听闻窦化之将军籍贯徐州,后来辗转才来到暄化驻守,”他看着我道,“听闻国公夫人是江南窦氏的小姐,那么同窦将军,应该不相识吧。”

六十年前天下亦是波涛大乱,所谓籍贯也早已荡然无存。大齐建国之后,按照当年百姓固定居住的地方,重新划分了籍贯。母亲毕竟是女子,留在江南老家,而她若有个什么远方亲戚在外,籍贯被错定为徐州,也是极有可能的。魏瑾自然知道这个,他方才着重叫出了窦将军的名字,不过是想借此来提醒我,看看从他的名讳方面,是否能挖掘出些什么。

然而我并看不出什么,母亲闺名窦汝玥,从汝从玉。这个窦将军大名化之,与我母亲的娘家,应该是没有什么联系的。

正在这时,陈玉华回来换防,守备换了盔甲,提枪离去。陈玉华安静了这些年,也颇有些眼力见儿,见气氛怪怪的,就先走过来抱起易儿,笑着问道:“今儿又画了几幅银杏啊?你母后可曾夸你进步了?”

魏瑾见状道:“德妃娘娘戎装在身,怎好抱二皇子,还是赶紧放他下来吧。”

“无妨,”我笑了笑,“兵戎枪甲才能彰显男儿本色。德妃女中豪杰,闲来无事让易儿耳濡目染一些也好,省得他将来只会在院子里画画,百无一用。”

魏瑾温和一笑,道:“娘娘这话,就是怪罪末将教坏了您的孩子了。”

“有什么不好的?”陈玉华清爽一笑,“男孩儿活泼好动,我瞧着易儿若能沉下心好好做些磨练性子的事,未尝不好。侯爷你说是不是?”

魏瑾自然称是,我不觉抿嘴失笑。陈玉华这爽朗的脾气,天生就是将帅风姿。在军中统兵这些日子,她的心情日渐舒畅,女儿豪迈的一面愈加展现。

魏瑾又是领兵之人,言谈举止也不拘泥,同陈玉华自然能合得来。但是她同魏瑾交情发展之快,却令我咋舌。当晚乍见,陈玉华还对魏瑾颇有戒心,言辞间犀利刻薄。不想这才一月工夫,她竟然还开始偏帮魏瑾。我瞄了一眼魏瑾,他貌似温和无害的面孔下,实则手段恐也不少。

守备家中的杂役,大部分都去军中帮忙了。我们日常的饮食起居,少不得自己打点。这会儿功夫快到傍晚,我和陈玉华在院子里纳凉,魏瑾自去厨房简单煮些饭菜。

“今儿我在城防时,剑南那边来了一个信使,带来了陛下圣谕,”陈玉华偏头看向我,道,“难道你就没一点兴趣?”

我冷笑连连:“他的谕旨也配谈一个圣字?你只管说吧,我倒不知道他还打算下什么昏聩的旨意。”

陈玉华仰天看去,微微一笑,说:“这信使其实就带了一封口信,说是要接你和孩子们去剑南。他还说萧琰准备往蜀中撤退,让你带着孩子,快些赶去。”

我凝眉问道:“那这信使如今身在何处?”

陈玉华手中玩弄着一枚银杏叶,耸耸肩说:“传了口信他就走了,我也没留他。”

我心中更是不觉动了怒,手掌猛地拍在扶椅上,道:“他连护卫我起码的将士都没前来,这意思莫不是让我和孩子孤身过去?还是让近襄侯这边压缩兵力,腾出人手护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