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接不接?(2/2)
ARM的前身东家Acorn电脑公司诞生于1978年,当年Acorn想基于Intel的80286开发新的电脑,但是Intel不给样片,要是当时的Intel再大方些,ARM或许就不会诞生了。
就这样,Acorn一气之下开发了ARM处理器,一度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但基本上在1990年,又被Wintel的生态击败了。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ARM对Intel的怨念。
若不是苹果公司这个时候看好,或许ARM命运到此也会出现波折。经过和苹果的谈判后,1990年作为从Acorn分离出来,和苹果多方成立的合资ARM公司,最早的业务使命就是为苹果开发ARM6处理器。
一个角度来看,这家公司有历史,而且90年正式成立后,几乎经过了十年时间,才苦尽甘来的找到了自己的风口,因为手机移动市场的兴起,让ARM终于开始迎向发展的快车道。
但它也并非没有对手,虽然Intel,AMD主要精力集中于PC领域,然而谁都不敢确认这两家公司会不会双线作战,这始终是悬在头上的两把剑。
另一方面,SGI公司独立出来的MIPS公司,也是ARM在移动处理器上面的劲敌。
也就是这种时刻,ARM公司更感受到抓住宝贵的时机发展壮大的必要性,毕竟这个风口,他等待的时间,太久了一点。
正是如此,当ARM需要吞并两家公司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时候,找上门来,竟然发现,两家公司居然是同一个老板。
对方是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后跑过来抄底的……
这让ARM并购部门恨得牙痒痒。
其实若不是因为科技股泡沫让他们的并购进程晚了一步,他们也不会面临如此被动的局面。如今等稳住阵脚,才发现被人捷足先登。
捷足先登,那就谈吧。
这回的赵青谈判,除了本身的自身团队之外,还向伏龙公司借调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在谈判的时候获得技术支持。
以赵青为首,领了程燃军令的这个谈判团队,就在隔海的英国剑桥,进行着双方的你来我往。
一段时间后。
英方已经表现得极不耐烦。
因为在上回的赵青要求中,提出私有设计和艾伦软件两家公司若是被并购,除了作价5%的股权入股ARM之外,还需要在董事会拥有一个席位。
这让当时的安谋高层代表立即流露出了这个太难了,不好谈,而且他们开始对两家公司兴致不大了的恹恹态度。
一个星期后,安谋方面的谈判代表向赵青透露,表示这可能是双方最后的一场商议,希望赵青方面珍惜机会,他们绝不可能拿出决策层一席之位的时候,赵青再次于这个时候抛出了他所代表的的天行控股的更进一步条件。
两家公司。一家是现在ARM发展所需求的SOC,无线,信号处理这些技术。第二家是能够帮助ARM获得抢占市场出货更高的效率。
其次还要加上以这两家公司和ARM多年合作的经历为背景,在ARM拒绝收购之后,它们将立即转向和同样看到IP授权生意有利可图,也推出了授权处理器设计的MIPS未来合作的设想。
以此要求5%的ARM股权,董事会议席,以及获得ARM三级授权中的最高级的架构授权的提议。
一并拍在了对方的桌子面前。
接还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