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2/2)
策略则是利用城外的攻城势头扰乱神策军的视线,掩护城内的玄影卫暗卫策应打开城内,从而扭转局势。而为了保险起见,万一暗卫无法完成任务,需要攻城兵团独立完成任务时,也能够急速打开城门,玄影卫暗卫在北城的右角门做了手脚,而这个手脚就需要有人能够突入城内才能够启动这个步骤。
这种双保险的办法是确保按时拿下城门的最好办法,毕竟玄影卫在长安城内布置的环节太多,很多甚至涉及到了战后,所以不容有失。
再说柴嘉带着亲卫队以急速窜到城墙边上之后开始沿着一座云梯快速向上爬去。为了掩护柴嘉的动作,李天一专门派了一队弓箭手跟踪掩护攻击,阻拦城楼之上守军对柴嘉的攻击。
说到现在这些神策军在李顺节的威逼之下,是硬着头皮闭着眼睛让守城器材一件一件的朝城下扔。各类大石、礌木不断顺着云梯滚落下来,将天策军的士兵砸落在地。这些利用女墙掩护躲避弓箭手的攻击办法逐渐的收到奇效。不过这一次柴嘉第一个往上爬,手持重型铜皮盾牌顶住上面扔下来的石头往上爬。而那些已经站在云楼上的冲锋队见到自己的都统将军亲自登城,顿时放下了所有的包袱,也不管神策军是不是在前面阻拦,上了云楼之后直接沿着斜搭到城墙的木板就往城墙上跳,在连续牺牲了十几名士兵之后终于有人成功的落在了城墙之上。
冲锋队是李天一他们精挑细选武艺高强的战士,所以几乎这位名叫薛洋的第七营士兵一脚踏上城墙,手中的唐刀瞬间挥出,直接砍死一位朝自己扑来的神策军士兵。左手着地的盾牌在地上一按,身形飞起,不顾一切的砸在另外一名士兵的脑袋上,直接将面前的这颗脑袋炸开了瓢,殷红的鲜血混着黄白之物喷射而出,硬生生吓退了周围试图围上来的其他人。
而薛洋也趁着这难得的一瞬间,守护住后续的云楼冲锋队到了城墙之上。而伴随着人数的增多,冲锋队一部分守在原地接应其他兄弟登上城墙,剩下一部开始跟随薛洋去接应柴嘉。
这一变故打乱了神策军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反击,本来神策军的斗志就属于最差的,长安城的神策军与其说是城防军不如说是土匪流氓,这样的军队不可能有什么斗志和能力的。前期还能够在将领的节制下面前依靠城墙而守,但是此时见到有人上了城墙,顿时大乱。
北城中央城楼下的李顺节见到薛洋等人上了城墙瞬间打破了自己的围剿,急忙带着自己的亲卫要冲过来逼着士兵打回去,但是战场之上他不可能立即组织起这支混乱的军队反击。
不过幸好的是薛洋带人要冲过来支援柴嘉,所以双方的距离是越来越近,神策军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密集,薛洋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之前还能够依靠自己不俗的武艺冲杀,现在只能够勉强靠着盾牌防御。不过还好,薛洋的后方云楼之上有源源不断的士兵爬山城墙支援,这一波攻势总算不像之前那样铩羽而归。
李顺节调集全部的人手围剿薛洋,却忘了最大的敌人,或者说他现在只能够应付一方面的敌人。云梯之上的柴嘉趁此良机几乎是抢着往上窜,五六丈的高度在没有人干扰之后几乎就在一刹那就结束。柴嘉一把将自己手中的盾牌砸向一名挺着长枪站在城楼上准备刺向自己的敌军,身形一顿猛然间拔高而起,一个鹞子翻身直接上了城墙,人在半空手中的长刀就已经挥了出去,一颗硕大的人头随着刀光一闪飞上天空。
“兄弟们跟我杀,砍了李顺节,打进长安城。”柴嘉一声怒吼,手中长刀狂砍而出,身边围上来的几位神策军一招之内被全部杀掉。
“杀进长安城,活捉杨复恭。”柴嘉上了城墙,薛洋那边和柴嘉前后合一也瞬间斩落身边的对手,和柴嘉汇合。薛洋一边砍死一位小校,一边呼和柴嘉的话。
两边的汇合也暂时减轻了云梯和云楼后续士兵的压力,趁着这一瞬间柴嘉的亲卫队也一个接着一个爬了上来,这一下就给了柴嘉实施计划的兵力和时间。当下柴嘉毫不迟疑,直接命令薛洋道:“薛洋你马上带领冲锋队守住这一段城墙,接应兄弟们上来,亲卫队跟我走,去砍了李顺节。”说完长刀一展朝着李顺节奔去。
李顺节本来是杨复恭的样子,因为勇冠三军被昭宗赐姓李。此时见到柴嘉主动朝自己奔来,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戾气,咣当一声抽出长刀嚎叫着招呼自己的亲卫也跟着朝柴嘉冲了过来。
“当当当”两人闪电般就过了三招,柴嘉脸色显出一丝潮红,这个李顺节显然在力量上比柴嘉要高得多,两人三招一过,他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只是脚步一后退,紧接着又扑了上来。
但是此时柴嘉眼神中却忽然闪过一丝嘲讽,接下来的一瞬间,李顺节身边的一名亲卫忽然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刀上前砍在了李顺节的身上,顿时间李顺节身上鲜血喷出,一声怒吼身躯摇晃。而这名亲卫在出手之后毫不迟疑躲入人群中几个闪避居然来到柴嘉的亲卫队之中。
柴嘉见到李顺节染红了半边身子的鲜血,狰狞一笑:“死到临头你以为你是谁啊?今天我就让你去见阎王爷。”说罢脚步闪动之间忽然间出现在李顺节面前,手中长刀劈出,一刀将李顺节的脑袋砍了下来。
这一下兔起鹘落的变化让所有人的神策军目瞪口呆,根本没有料到有这样的变故。李顺节的倒台也意味着北城的神策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在柴嘉的驱使之下疯狂的朝着城内退去。
长安城的城墙终于被拿下,但是无论是城墙之上的柴嘉还是下面负责指挥的李天一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反而集中起十二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