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写尽大赋填小令、天下英豪、在此楼中(2/2)

几个人上前的时候,大家心中当然没有丝毫紧张,毕竟这些人饱读诗书学问精深,临场做诗词而已,又不是做不出来。

可是他们能做,不代表别人也能做得到。

等到沈渊他们来到桌前,就在他前边已经排;了两个人。

最前方的那个人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脸上憋得通红,显然是卡文了……偏偏这个时候,估计一盏茶的时间要到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大声喧哗,笑着催促他赶紧的。

沈渊一看这情景,就知道这人没戏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给人家来个倒数计时,拿到试题的人难免会更加紧张,那还做个什么诗啊?

眼看着时间已到,桌后边那几个儒生摇了摇手,示意让他退出去。

那个书生打扮的人却是愤愤不平的一边往外走,一边露出了恼怒之色。

听到周围人的还在起哄着笑话他,这个人气愤地大声道:“这么一小会儿工夫,让我做一首《沁园春》?

拿这样的大词牌出来,这不是难为人吗?”

“这要是我擅长的《十六字令》……”“……那我们就都能进去了!”

这时旁边的一群人都笑着齐声接话,这气氛就别提多欢乐了。

沈渊他们几个人也是心中暗笑,话说这人抽着这么大一个词牌,也真是够他受的。

不过他说擅长十六字令,这也未免太顽皮了……说话间就轮到了下一个人。

现在沈渊他们几个人的身前就剩这一位了,只见他身上穿着一件朴素的斓衫,一伸手便从那个盒子里抽出了一道题。

“七言八句描摹家乡,旁人猜中者入内!”

这个人大声念出了上面的试题,然后他就沉吟了一下。

沈渊看不着这个人长什么样,就见到他身子还挺壮实,似乎年龄也并不大,说话时带着西北口音。

话说这个题还真不简单,关键不在做诗,还得让别人猜出他家乡在哪儿才行。

沈渊还以为他要再想一会儿,没想到这个人稍稍犹豫了一下,口中就吟诵道:“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丝蚕不种麻。

百里全无桑柘树,三春校场见桃花。

檐前雨过皆成雪,塞上风来总是沙。

说与江南人不信,只穿皮袄不穿纱。”

当他做完了这一首七言八句之后,随即周围的人就安静了一下。

此人作诗不用一典却气韵十足,颇有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野趣,沈渊听过之后,立刻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同凡俗之人!可是桌子后面那几个儒生却是面面相觑,看来他们既没察觉出此人诗句中的佳妙,也没猜出他到底是哪里的人。

“诗也算中规中矩……”其中一位儒生开口才说了这一句,沈渊就知道这人是个半拉棒槌。

这个负责评判的儒生摇头说道:“可是你家在何处,我们却是摸不着头脑……先生请回吧。”

听到他这句话,前面那个衣着朴素的书生却也不与他争辩,就见他摇了摇头,转身就要往回走。

沈渊却是立刻一伸手拦住了他,这回他算是和这个人打了个正面。

没来得及仔细看,沈渊依稀觉得是个浓眉大眼的青年。

他笑着对那个负责评判的儒生说道:“这位先生是宣府人氏,你听不出来,我可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