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兵临城下(1/2)

最快更新锦衣夜行最新章节!

第401章兵临城下

朱棣过江了。【】

形势陡然逆转,现在变成了燕王有船而朝廷无船。

盛庸沿江布防的军队眼睁睁地着北军浩浩荡荡过了大江。

其实,以盛庸沿江布防的力量还可一战,毕竟对一支抢滩登陆的军队来说,早在岸上修筑了许多工事的另一支军队更占先机,而北军最厉害的骑兵也用不上,但是南军的战意已荡然无存,不管盛庸驰马三军,如何的呐喊激励,士兵们根本没有战斗的勇气。

他们端矛持弓,跃跃欲试,只是在等,等着北军冲营的刹那,那刹那,就是他们发一声喊,脱离将官束缚,各自逃奔东西的机会。

大厦将顷未顷,猢狲已先散了!

北军抢滩登陆,既不能骑战马也不能披重甲,第一支冲上岸来的队伍迎上的正是盛庸安排在最前面的嫡系部队,这也是他最忠心的部队,如果他能打退一次北军的进攻,或者还能挽回一些三军士气,奈何,好钢用在刀刃上,朱棣安排的冲锋队只有八百人,却是八百罗汉!

船刚靠岸,从舰船上便跃下许多身穿灰色僧袍,头顶光光两排戒疤的和尚。

这是朱棣打到河南的时候,持道衍大师亲笔信,登嵩山少林寺,拜访道衍大师的好友戒空方丈得来的一队僧兵。僧兵只八百人,但是个个武艺精湛,关键时刻,堪能起到燕王的三千朵颜铁骑冲锋陷阵的效果。

这是自十三棍僧救唐王以后,少林僧兵头一回再次出现在两军战场上。八百个龙精虎猛的大和尚挥舞着戒刀、哨棒、方便铲,两袖鼓足了劲风,好象一头头鹞子似的扑进了盛庸的军,燕王的大队人马紧随其后,只一柱香的时间,盛庸牢不可破的军防线便崩溃了。

随即,就好象高塔上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被撤走,整道防线轰然倒塌,南军溃不成军,来不及逃走的纷纷举械投降,盛庸眼见势不可为,只领着几十名亲兵落荒而逃。

“殿下,咱们直扑金陵么?”

邱福、朱能等大将拱卫着朱棣登岸,兴冲冲地问道。

“不!镇江乃帝京咽喉,如果直扑金陵,须防其自后掩杀,那里还有数万精兵,我们要先取镇江,再围金陵!”

当他的双脚重新踏上长江南岸,朱棣的信心也陡然暴增,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既已过江,来自淮安梅殷、都凤阳两路明军的威胁便不复存在,成功也唾手可得,那语气便异常沉稳、坚定起来。

镇江守将是童俊。眼见朱棣大军气势汹汹而来,童俊不知无措,紧接着,燕军停在城下,几封书信射进城来,这都是扬州、、高邮、通州、泰州、江州的守将以及水师都督陈暄的书信,这些将领要么与童俊私交甚笃,要么也是打过交道的,他们现身说法一通劝降,童俊从善如流,立即解甲归降,朱棣兵不血刃便取了镇江,兵马一直打到龙潭,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才转向金陵。

听说燕王过了那可当十万兵的大江,朱允骇得魂不附体,求计于众武,根本无人献策,朱允无奈,只得遣曹国公李景隆、兵部尚书茹常和都督王佐赴燕军大营再度议和。这三人,除了都督王佐,另两位都是议和派领袖,燕军兵临城下,朱允这一回是真想议和了,他宁可割让江北半壁江山,只求这位被他惹毛了的四叔赶紧撤兵。

朱棣一身戎装,营帐未立,就在军接见了他们。李景隆神色从容,毫不慌张,他是早已降了朱棣的,眼下朱棣成功在即,他心里只有欢喜,哪会惊慌失措,不过茹常虽是他的盟友,却还未曾归降,都督王佐更是主战派,派来做副手,实际上是监视他们的,他也不敢当面表示什么。

只是到站在朱棣身边的夏浔时,李景隆向他深深地望了一眼,眸满是感激地意味,是的,他很感激夏浔,如果不是夏浔策反,他哪有今天,燕王一旦得了天下,他就是从龙之功,如此恩德,往日里因为一个女人和夏浔产生的芥蒂早就一扫而空了。

朱棣骑在马上,着跪在面前的三位朝廷使臣,冷笑道:“公等来此,有何贵干?”

茹常了李景隆一眼,见他不说话,只得惶然俯首道:“臣等奉皇上之命,前来向殿下求和。皇上愿依前议,尽割江北之地,与殿下分踞长江南北,共掌天下,只要殿下应允,皇上可以先行诏告天下,再请殿下退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