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声名远播(2/2)

午饭之后,严宁和陈至亚迅速的赶回了东海,大大小小的工作需要去落实,村村屯屯的发展需要去谋划,党建工作需要去推开,两个人实在没心思在这榆林县里整这些勾心斗角的事。

下午两点,东海镇... --

最快更新官翔最新章节!

,东海镇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根据陈至亚和严宁达成的共识,陈至亚带领部分同志,继续跟踪东海镇旅游规划的后续进程,以及进一步应付县里镇里的诸多杂事,而严宁则集中精力,推开党员示范区、服务区,抓好特色产业种植、养殖的发展,以及东海镇现在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等工作。

可以说,严宁承担着东海镇发展的重任,这也是全镇人民对严宁的期望,会议上,严宁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压力,严宁才感到动力十足,也相信自己能够凭借所学,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东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把东海变成榆林乃至双江市的明星乡镇。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东海镇动了起来。各村各屯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双区”、“三人”活动为载体,以党员干部牵头,掀起了名为“动工之春”生产准备工作,着重发展起笨猪、土鸡等牲畜家禽的特色养殖和黑木耳,蘑菇等菌类的特色种植。

东海镇打建镇以来,经过了近百年的时间,从没没有一个镇领导能像严宁一样,有如此强劲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以往镇村干部为了促进发展,也曾做过一些发展特色产业的尝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但无论怎样推进,最终只是一阵风而矣,像如今东海镇这般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是绝无仅有的。

农民都有着狡黠的小聪明,他们文化不高,素质不高,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否定这个群体,因为他们支撑着一个国家的脊梁。东海镇的农民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相信严宁,主要原因是严宁所树立的典型太具有震憾性了。

顺桥村外二十多里的公路,蜿蜿蜒蜒开进了山里,白纸黑字加盖着通红公章的合同,让村民心里极具底气,三千亩烤烟基地正在进行着整殇育肥,高耸的烤烟炉,远远的便清析可见,成为了顺桥村一道靓丽的景观;金河湾村占据地利,旅游规划二期工程金河湾项目已经启动,硬质的水泥路已经修到了村口,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往来;最具有震憾的是靠山村,春节之前,靠山村第二批平贝到了成熟期,这一批种植面积足有六百余亩,然而老百姓除了家里实在缺钱的,出售的却是少量,主要原因是家家户户心里都有一本经,平贝的前景大家都看到了,也都决定了把房前屋后种植的平贝当做种子,向大田里转移,从而扩大种植面积。

有了这三个村当例子,哪个村民再不相信严宁点石成金的本事,估计就会受到全镇人民的唾弃。基于这一点,严宁一提出发展特色黑木耳产业,有一些胆子大,脑袋活的村民立刻琢磨了起来,不断地加大投入,你种二百根木耳椴,那我就种四百根,你种四百根,我就种六百根,院子里面摆不下了,那我就摆到巷道里。这种情况在堰山村最为严重,后来,堰山村支书看到大街小巷摆满了木耳椴,地方还不够用,无奈之下,把村里小学的操场都让了出来,才算是解决了问题。

东海镇抢先抓早,大兴黑木耳种植的一幕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整个榆林便轰动了起来,各个乡镇领导纷纷跑到东海镇来看情况,学经验。钱立运主抓管农业,立刻意识到这里面蕴藏的政治影响,抓住了这难得的机遇,组织全县十二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和一百多个村的村干部,浩浩荡荡的赶到了东海镇,就在堰山村小学的木耳椴种植现场,召开了一个专题农业工作现场会,把东海镇的经验向整个榆林推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严宁的名声也随着现场会的召开,传遍了整个榆林官场,渐渐被各个阶层的领导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