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判断(2/2)
虎林军的威名,尉迟佑耆有所谓耳闻,宇文温的赫赫战功,大多和这支军队联系在一起,对方将这支精锐投入作战,意味着要一锤定音。
双手不由自主握成拳,尉迟佑耆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然而他想不出扭转战局的办法来,对方的战斗力是实打实的,在这旷野里,他要如何扭转战局?
如果兄长在这里,会怎么做?
如果是父亲还活着,就在这里,会怎么做?
。。。。。。
当落日的最后一丝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上时,东军左翼方阵接近崩溃的边缘,三面受敌而一面无敌,此为围三缺一,让几乎身陷绝境的士兵们有了一丝逃命生还的希望,所以...
还不够,火候还不够。
西军左翼骑兵主将、行军总管史万岁如此判断,虽然夜幕降临,视线受阻,但这妨碍不了史万岁对战场形势的判断,这可是他与生俱来的本事。
二十六年前,十五岁的史万岁第一次上战场就经历了周、齐两国的一次恶战,当战事胶着、胜负未分之际,史万岁就判断己方形势不妙,让父亲和部下赶紧换上百姓衣服,准备开溜。
从那时起,史万岁历经无数战斗,对自己的判断力愈发有信心。
战斗从早上打响,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一个白昼,而作为左翼骑兵主将的史万岁,只出击了一次。
他在养精蓄锐,等待关键时刻的到来,现在,终于等到了。
史万岁亲率三百骑兵出击,目标直指敌军方阵前端侧翼,那里是布阵严密的长矛兵,看上去很难冲得动,但史万岁判断这些士兵一触即溃。
道理很简单,人性。
这些士兵顶在最前线,而己方战事不利,人心惶惶,位于阵尾的士兵,因为当面没有敌人,所以不战而逃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位于前列的士兵,会时刻担心自己被同伴抛下。
史万岁判断这些士兵即便列阵挺矛对敌,看上去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可实际上作战意志反倒是最低的。
这就是人性,一如当年那样。
二十六年前,第一次上战场的史万岁,就发现周兵们是这样的状态,同样是黄昏,同样是在旷野,同样是战斗进入关键时刻,士兵们表面上看战意依旧强烈,实际上面对敌军的冲锋心中已经害怕了。
那是第二次邙山之役,周军进攻洛阳,在攻城的同时,与赶来解围的齐军援兵决战。
晋王宇文护坐镇后方,蜀国公尉迟迥攻打洛阳外城金墉,齐王宇文宪、郑国公达奚武负责在邙山一带拦截齐国援军。
战斗很激烈,以至于围攻金墉的尉迟迥也回兵参加决战,战斗从早打到晚,周军终于占了上风,明显的上风。
就在这时,一名齐将率领数百骑兵踏阵,如同一把锋利的钢刀,将几乎密不透风的周军大阵切开,突破重重阻拦,直接冲到金墉城下。
守城齐军见援兵赶到,士气大振,派出士兵协助这名将领再度杀入周军大阵之中,此将持槊突进威不可挡,将周军大阵搅得一塌糊涂,直接逆转了战局。
那一仗,周军败得极惨,被齐军杀得尸横遍野,辎重散落十余里,而年轻的史万岁目睹了这一切,目睹了己方士兵的瞬间崩溃,目睹了那名齐将在战阵中的英姿。
即便过了二十六年,史万岁依旧记得那日战场上,齐兵如潮的欢呼声:
兰陵王入阵了!
无敌猛将的英姿,史万岁忘不了,而对方能做到的,他有信心也一定能做到!
紧握长度超过二丈的马槊,史万岁策马率先撞向戒备森严的长矛阵之中,看上去十分坚固的防线,随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