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章:昨日邻家乞新火(2/2)
如就每人限购二十斗,看似徒费人力,实则是大有用处,用况钟的话儿说,百姓手里的银子本就少得可怜的,只能吃得起低价米,既是为国为民,那就不该提高价格,价格一低,必然会引起抢购的局面,若是被别有... --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被别有用心的人给从中获取了粮食,自己的一番苦心岂不是白费了,不仅如此,百姓人数多,但银子烧少,购买的粮食并不多,所以每日给出的二十斗最是合乎他们的心意,在无数个二十斗后,苏州能吃得上粮食的人也就多了,受众的人多了,那么粮食的压力也就慢慢减轻,这样的好处无疑是给了观望的米商某种假象,从而造成莫名的压力,一旦小米商扛不住压力,从中获利的就是他们了,所以看似费力不讨好的限购问题,其实对于苏州来说是最恰当的好法子。除了这个,对于每日价格的调整,其实也打破眼下固有的局面,第一日四两卖给富户大户,他们手中银子富裕,吃得起,可以做到价格高,不限制出售手段,而第二日照顾百姓,价格不能太高,高了他们吃不起,太低也不行,所以定为二两三钱,这个价格是苏州米价最初的价格,既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百姓有一定的购买能力,况且其中还明确表示可以实用饼卷,算是彻底顾忌到了百姓的难处了,第三日价格一低再低,道理是一样,而到了第四日价格却一反常态,提高了不少,而这么做自有这么做的道理,二十万斗粮食的售出,每人二十斗,足够让百姓支撑几日,而这个时候百姓米价就得放在一旁,为努力打破米商的犹豫不决了,价格太低的话,他们心疼米价,宁愿选择观望,而不参与,单靠自己一家人粮食再多,也有承担不起的时候,只有更多的米店参与其中,才能对米价造成一定的影响,高额的米价固然不能给,可太低的价格同样不能给,所以在价格维持百姓能吃得起,而米商又能看到利润的情况下,无疑是最好的法子!“
这么一说,高掌柜顿时面上有些不自在,他也不是那种不懂为国为民的道理,可在商言商的习惯已在骨子里延续了多年,一时难以改变这种臭毛病,遇到看不顺眼,或者是与自己想法相左的事情,少不了抱怨几句,可若是有人一番开导,倒也能听进去,说起来倒也是个有趣的人。
在东家掏心掏肺的一番说话下,高掌柜也算是明白了东家的心思,所以在接下来的三日,打出的价格多半是依米市情形而定,若是今日百姓买粮的人多了,那说明百姓缺粮了,价格得适当的放低,反过来百姓的人少了,富户大户的人数增多,他们的购买能力强,价格便会略高一筹,价格虽涨幅不定,但每日的数目十万斗却是始终不变。
连续七日米粮风波,从最初的喜悦,惊慌,再到今日无论是百姓,还是苏州的富户,大户都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每日开门第一件事,便是想着东侧的天空看上一眼,倘若那块闪光彭家米店的招牌还在,且闪着耀眼的光芒,那说明今日的粮食还在继续卖,还是十万斗,有这样一笔粮食在,天大的事情都可以放下心头了,虽说每日他们会来看一眼,未必真的买,可数十万斗的粮食堆在哪儿,就这么远远的看上一眼心头也多了几分安稳。
这个习惯也不是谁先带起的,也不知从那一日开始,反正每日彭家米店开门的那一刻,总能看到人头涌动,对着他们谈论什么,指点什么,但无论是面容,还是脸上的笑容,还是语气的底气,或多或少足了些,多了些,壮了些,这是数月前看不到,也听不到的,而这一切源自彭家米店前每日的十万斗粮食。
当然了,比起百姓的习以为常,内心的安定,阊门外的一干米店的掌柜却不这么看了,每日的十万斗粮食与他们而言,那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灾难还能多长,一天两天,还是十天半个月,又或者十万斗的粮食一直这么卖下去,七十万斗的粮食投入苏州城或许不算什么,可其影响的效果是巨大的,从没有粮食到有粮食,百姓、富户、大户、王侯公孙慢慢习以为常,他们对粮食不再是恐惧的,虽然他们手中的粮食存粮并不多,也许不够吃到今晚,可他们相信明日一早只要打开门,往阊门东侧的招牌上看一眼,那块耀眼的招牌下,那个不起眼的小店,就会有十万斗的粮食等着他们去买,他们饿不死,用不着惊慌。
有错字请见谅,有些的确不是故意的,是不能用,虽没那个意思,可就是发不出!所以只好用错别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