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 1864章:扶持清梦到梅花(1/2)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

--

这是苏州子城西边的河道,张士诚进行过一番治理,后因战争破坏,大部分淤塞。为方便水上交通,魏观决定对其进行疏浚。这两项工程均属市政建设,所以没向朝廷报告就动工了。这种事情若是在赵宋王朝或许不是什么大事,但在大明足以要人命。

果然,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的蔡本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向朱元璋举报,说魏观在张士诚王宫基地上大兴土木,显然“有异志”,同时检举高启为新建的府治写的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之语。蔡本的举报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魏观精通堪舆之术。他曾对人讲过,苏州城无蛇门,从东南来的水气均被堵住,所以不会出现百年之富、极品之贵。不知这次动工是否与魏观更建苏州城有关,但蔡本很可能知道此事,故其举报也算是抓住了魏观的要害。

朱元璋本对苏州就有几分不满,当年苏州百姓支持张士诚的影子还在眼前,如今可好,有人竟公然如此,那还了得。

接到蔡本的举报,朱元璋登时大怒,但愤怒并没有让他丧失理智,苏州虽是一块风水宝地,但魏观不是张士诚,没有那一身的匪气,所以在得报后吃了一惊,但他不相信魏观有称王的野心,但心头疙瘩还是有的,为了辨明真假,他便命御史张度前往调查。虽然调查结果只是搞了两项工程,但张度在汇报时却说魏观的行为是“兴灭王之迹,开霸主之泾”,即蓄意恢复张士诚时的旧观。朱元璋本来对苏州不大放心,生怕张士诚的残渣余孽伺机反叛,现在听说魏观他们搞这样的东西,这与给张士诚招魂何异?他不由地火冒三丈,杀心顿起。

恰好这时候苏州府衙建了起来,按照规矩,平常人家盖房子上大梁时,都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炮竹驱鬼,作为苏州治所的官方办公大楼建造,更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才是那么一回事。作为苏州知府的魏观便把高启这位隐居在此地的资深文人请出来挥墨献宝。这本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却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其一,魏观修建的知府治所选在了张士诚宫殿遗址,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当年的死对头;其二,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高启把张士诚住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岂不是另”有异图”?用朱元璋的话说,就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朱元璋嗜杀成瘾,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下狠手以外,他也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远的不说,单说”明初四杰”,就都无一幸免的遭到他的黑手。杨基被莫名其妙的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的绑起来扔到长江喂了鱼,尸骨无存;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致死;自不会在乎多少一个人,当即便下令将腰斩了高启,魏观两人。

魏观、高启被杀后,朱元璋也慢慢从从震怒中冷静下来,才觉得自己有点过头了,便允许死者家属收葬,但没有给予平反。后来御史练子宁曾以高启等人为例劝皇帝不要滥杀,说明当时人对此案就有看法,只因是钦定大案,谁也不敢多嘴罢了。

人虽杀了,但这座府邸却留了下来,永乐后便做了巡抚衙门办公之地,昔日的什么”龙蟠虎踞“早已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因是朝廷办公之地,加上大雪街道上人不多,杨峥等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从马车上走下来看了看,高航道:“这就进去么?“

杨峥看了看道:“还是等两日吧,怎么说我们也是朝廷派来的巡抚,正二品的官儿,就这么灰溜溜的进了府衙,知道的人还好,不知道的人,还指不定怎么看我呢?咱们这一趟来的任务大,若在气场上就输了气势,还谈什么整治苏州城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