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1章:世为一方君长(1/2)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杨士奇道:“招安素来为文人所不齿,但不可否认,在国力衰败,又没有良将辅佐,招安不失为一种手段,比如北宋梁山好汉,就是一例。

招安让梁山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所剩无几。如果没有招安,梁山好汉们无疑是在梁山度过一生。打进京城当皇帝就不太可能了。若没有招安,宋江 等人虽然不会像招安了那样,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但他们死后只会被人们说成贼寇、草寇。反过来,宋江等人招安了,虽然基本上被朝廷迫害致死,但是,他们死后就会被人们说成英雄、好汉、忠臣,而不是贼寇、草寇。当然了,这种法子不得已而为之,好处是避免了将士的死伤,国家财力的消耗,但坏处不少,招安的贼人,容易遭奸臣排挤陷害,如宋江之人,破辽国徒劳无功、征方腊兄弟折损,算来都是招安惹的祸。所以招安顺理成章地被读者讨厌,不招安就没这些惨事。那么梁山不受招安会走什么样的路呢?不受招安就得和宋王朝对干到底,梁山干的是造反事业,大宋朝廷不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听任梁山自生自灭,必定要出兵征剿,不招安的结果要么是梁山把宋朝消灭,要么是宋朝把梁山消灭。“

杨峥点点头,深有感触的领道:“是啊,宋江的经历已经足以证明,招安的确有些好处,可害处也不少,如今的安南就像一团乱麻,招安只怕行不通,唯有效仿岳王爷一武力平叛,再以恩宠收获人心,唯有如此,才能算是平定安南!“

杨士奇叹了声,道:“杨小弟能明白这个道理,今日国公这顿宴席,也不冤枉了!”

胡滢道:“以武力平乱,入渊驱鱼,或能一时成功,却不能一劳永逸,一刚一柔从而刚柔并济才是大道,诸葛武侯七擒孟获,岳王爷平定洞庭湖莫不是如此!这才是大将的风范!”

“诸位所言,杨某铭记在心,若当真为安南主帅,必定刚柔并济,一绝后患!”杨峥正色道。

众人点头不止,场上气氛再没有刚才的那么紧张,张辅说话也随意了些,道:“安南的黎利出生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一个豪族家庭。据说,黎利的曾祖父黎诲游经这里时,认为必是佳处,于是定居,三年后发展成可观的产业,从此“世为一方君长”。

到黎诲的儿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继承家业时,已经是“有众至千余人”的巨贾了,这样的人,趁势打出旗号,说到底所依靠的就是流民,流寇,可不是奏折所说,代天伐明那么简单了,再者此人野心极大, 与那陈氏颇有些矛盾,这些杨小弟若去了大可利用,再者安南的百姓与大明百姓一般无二,他们同样不喜欢战事,向往着平定安稳的生活,春能播种,秋能收割,自家的孩子能诵读几本书,三年能科举一次便心满意足了,杨大人若能做到这一切,我相信那些百姓定会跟着我大明走!“

杨峥听得暗暗惊讶,张辅自永乐十二年被调回大明后,便再没踏足安南,如今十几年过去,竟能把安南的问题看得如此透彻,足见这十几年了,他都有留意安南的一举一动,否则绝不会说得如此之精细,认真的冲着他点了点头道:“国公所言极是,打仗只是手段,治理安南才是根本,所以我们要利用能利用的东西,争取获得安南百姓的支持,有了好处,他们就会趋利而动,不至于与黎利等人有什么瓜葛,这对打击黎利的军心,削弱他们的实力大有好处!“

杨士奇笑道:“不仅如此,安南山脉极多,这也是我大明久攻不下的愿意之一,少了百姓的支持,隐居山脉的黎利就少了耳目,如此一来,除非终老山脉,否则绝不会是大明精锐的敌手!”

杨峥哦了声道:“小弟谨记!”

杨荣叹了声道:“总之一句话,这次我等支持皇帝出兵安南,多半是冲着杨大人的天才构想,一国两制才答应了,一来,我们希望安南能真的获得平定,好去了我大明的心病,二来,二十年的治理,也该是到了了断的时候,因此,杨小弟若真想让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就不能平而复反!否则不如撤兵!“

杨溥道:“安南一战,再不能像过去一样,为了战争而战争了,安定比什么都重要!“

黄淮道:“虽说民心似水,可杨大人若不能拿出真心实意的安抚他们,只怕效果不大!“

杨峥道:“下官明白,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以真心对人,收到的必是真心,我大明的官儿,也该对安南的百姓拿出十分的诚意来了,否则对不起这二十年来,死去的将士!“

众人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道:“是该给真心的时候了!“

这一顿宴席,终于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吃完了,杨峥却是吃得一脸的沉重,他看得出这一次满朝文武百官对皇帝出兵安南极为重视,这一方面这对出征的主帅大有好处,一来不必担心有人背后使坏,二来有什么要求能顺利获得支持,一旦战事获得胜利,安南获得永久的平定,那无疑是个人威望抵达顶点的时候,可凡事有好处必然带着坏处,因为满朝文武高度关注,对于他来说,反而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一旦战事稍有不慎,纵有皇帝对自己信任,只怕也免不了晁错的下场,而这个是他对不想看到的,因此出来的时候显得心事重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