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章:荆条除刺(1/2)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杨荣最善于察言观色,看朱瞻基脸上神色变幻,便猜出了他的心思,稍微沉吟了片刻道:“开疆扩土的声名固然好听,可打下的疆土,也要能守住才行?成吉思汗的死孙当年何其辉煌,他们的铁骑所到之处,莫不是攻城略地,打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疆土,在北方,西起今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 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tai国北部。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 且在控制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吐蕃地区和今新疆东部三个直属于 朝廷的单位(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 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蒙古高原以 北和辽河下游以北地区。 对周围的邻国,元朝都曾进行过军事征服,有的还设置过行政机构。但又如何,不过是维持了数十年的功夫,在这十几年里,鞑子将自家的粮草去维护这些疆土,到头来肥了旁人,瘦了自己,这些国家还是独立了,大元的疆土不过中国一块而已。
鞑子也对安南(今越南)用兵三次,一度占领了安南,并派 了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去监督行政,但在安南的激烈反抗下,最后不得不撤出。元朝在缅甸设置过缅中行省,存在的时间也很短,这些国家到最后还是独立了,反观鞑子,为了开疆扩土这个虚名,国内连年征战,为了应付庞大的战事,他们加以宫廷廪禄、宗藩岁赐,都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忽必烈急于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财助国”邀宠的大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人主持国政。
这些人如何做的呢,除了向平民百姓增加税收外,别无他法,所以大元的百姓要承担、兴铁冶、铸农器官卖、“括勘”(追还被私人、寺院夺占的南宋公田,起征田赋)、“理算”(追征各地历年积欠的钱粮)、变更钞法等,使国家的收入显著增加。但吏治腐败,专注搜刮,流于横征bao敛,百姓怨声载道。
而他们为了对外战争,打造东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征发日益加重。人民不堪沉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纷纷起义。至元二十年,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两百余起,至元二十六年更增至四百余起。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最终压垮了大元最后的一根稻草,建立不足百年的大元,先后有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率教众发动起事,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寿辉起义,最后大好的江山据此断送,昔日马蹄所到之处,皆是蒙古人的疆土,事到如今如何,不过从哪儿来,会到哪儿去吧,这世间除了漠北,还有那一处是他们的疆土呢?“
杨荣的声音不大,但人人对安南一事极为重视,因此谁也没开口说话,一时听得清清楚楚。
大殿里,无比的安静,唯独杨荣不紧不慢的声音,继续说了下去:“安南就是一个泥团,在哪里我们大明没有民心,纵然是打下了这场战事,可无休无止的战事,又该如何应付呢?因为微臣以为,对于安南承认其独立,然后加强压力,迫使他们成为我们的属国,年年岁贡岂不是更好,我大明既可获得好处,又可避免无休无止的征战,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瞻基轻轻一叹,在他内心深处已经厌烦了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事,可杨峥的话儿让他怦然心动,人不能只看当下,要着眼未来,若说这几句话放在数月前,他或许没有这么大的感触,可眼下朱祁镇出生,让初为人父的他,感触颇深,是啊,朕活着的时候,安南迫于我大明的强盛,不敢有所作为,可朕终有死的一天,那时又该如何是好呢?
他脑海里不由得浮现了建文帝与洪武祖爷爷的画面,当年朱元璋注重荆条除刺”理论,太子朱标性格仁厚,对父亲的屠杀功臣很是不满,经常竭力劝谏,朱元璋很是生气,便把一根荆条放在地上,叫太子拾起,太子见上面布满了刺,面露难色,朱元璋乘机教导他恶人就像这些刺一样,我现在在杀人就是除刺,我替你除了刺,未来你这个皇帝才好当啊。更让人担心的事朱元璋选定的太子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于朱元璋死去,继承人朱允文年龄既小又满身书卷气,这使得朱元璋更不择手段。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大明开国功臣几乎被诛杀殆尽。曾经与朱元璋出生入死为明朝建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蓝玉、傅友德、冯胜、徐达都没有逃过这一劫。蓝玉案的牵涉甚广。
据《逆臣录》记载,“蓝党之狱”有1公2伯13侯,几十位将领被杀,株连被杀者15000余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虽然朱元璋为建文帝除去了心头之患,但是却埋下了另一个祸根,那就是藩王造反,朝廷面临无将可用,后来的事实证明,建文帝当时的担心是对的,他根本不足以驾驭这些藩王,所以才盲目的做出了削藩的重重错误的举动。
可换一个角度想想,若是当年的洪武圣爷爷,目光能远一些,在自己手中一举解决了藩王,还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么,自然是没有的,可洪武圣爷爷看到了是藩王戍守边疆,拱卫京师,却没看到藩王也会叛乱,自己留下这个安南,会不会又是下一个藩王呢?“
心头有了这个想法,越发觉得杨峥的话儿在理:“皇祖爷爷打下了安南,用了二十年治理,朕岂能因为吃了一次败仗便生出懒惰之心呢,眼下的局面虽不好,可咬牙挺一挺也就过了,再说了鞑子眼下忙于内斗,暂时无暇理会我大明,拿下安南眼下是最好的机会!“想到这里,目光一扫,落在了杨峥的脸上道:“杨爱卿,杨阁老的意见,你如何看?此事乃一等一的大事,你不可... --
最快更新逍遥江山最新章节!
,你不可信口开河,好好想想再说?”
通过这么会儿功夫,杨峥早已有了计较,所以听了朱瞻基的喊叫,并不如何惊慌,同时也隐约感觉到皇帝的语气的变化,似对安南有了计较,只不过是找个台阶而已。明白了这种变化,话儿就好说了。
略一沉吟道:“微臣敬佩杨阁老的肺腑之言,但杨阁老的意见,微臣不敢苟同!“
朱瞻基双目一闪,看了他一眼,哦了声的道“刚才杨大人的意见你听到了,安南反复无常,纵是我大明派遣剿灭了安南,只怕又要陷入无休止的征战,此事乃我大明一等一的大事,万万掉以轻心不得,朕让你说出看法,你可要胡说才是?”
杨峥见识均不凡,尤其是《杨氏词话》一出,在士林中威望极高,眼看皇帝如此问,无论是文臣武将都来了兴趣,纷纷抬起头看向杨峥,要听听他说出怎样的花儿来。
杨峥早有准备,眼看众人如此模样,竟丝毫不见慌乱,抱拳道:“回禀皇上,微臣不敢苟同并非杨大人的言语是错误的,相反他的看法完全正确,安南人反复无常,黎利更是狡猾无比,对付这样的人,纵然我大明打了这场胜仗,怕是也要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