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股市恐慌(2/2)

易知足似笑非笑的道:“皇上可已下旨向其他三国宣战?”

“已经下旨,邸报怕是还要两天才能到。”绵愉说着话头一转,“四国联合出兵,国城可有把握?”

易知足一边伸手让座一边道:“别说是四国联兵,就是八国联兵,只要他们敢前往京津,都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国城如此有把握?”绵愉顾虑重重的道:“天津与江宁不一样,天津外洋海面开阔,英法舰队也非南洋海军所能抗衡.......。”

“舰队不是对手,还有旅顺炮台。”易知足道:“舰队配合炮台,足够重创联军舰队,王爷无须担心,元奇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敢将战场摆在京津,自然是有恃无恐。”

绵愉前来就是试探口风,见他自信满满,便径直问道:“开战在即,京师却是毫无动静,国城究竟是如何部署?”

“距离开战还早,不要急。”易知足笑道:“僧王如今到何处了?让他微服来趟上海罢。”

“应该快到西安了。”绵愉道:“最多半月就能赶来。”

英属印度,加尔各答。

清军五万大军进驻加尔各答,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城中百姓原本惊恐不已,惶惶不可终日,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清军军纪严明,并不骚扰百姓,即便是采买粮食、果蔬、肉类等也等是照价付钱,被接管的工厂也逐步恢复开工,一切规矩照旧,整个城市仿佛只是换了一个主人,其他的丝毫没有改变。

在确切的感受到清军的友善之后,阖城百姓不由的欢天喜地,工人阶层、商人阶层、宗教团体纷纷争先恐后的组织捐款募捐踊跃犒军以争取得到新主人的认可,尽可能的为各自阶层争取权益。

作为清军统帅的陈洪明亲切的接见各阶层代表,鼓励、号召他们联合起来推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争取加尔各答自治,并明确表示,英国也是大清的敌人,愿意与印度人民一起将英国人赶回欧洲。

看着军容齐整的数万清军,看着宽阔的胡格利河河面上停泊着的密密麻麻的的战舰,想到英军闻风而逃的仓皇情景,加尔各答人民热泪盈眶,仿佛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各种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城市里大街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高举着标语,高呼着口号的游行队伍。

清军也不是光动嘴皮子,还积极协助加尔各答组建武装力量,并抽调人手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还赠送了一大批火枪,当然,都是藏兵手中的老式火枪。

就在陈洪明觉的百无聊赖的时候,加尔各答的情报站站长鲁昆带来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从加尔各答撤退的英军发生内讧——西帕衣兵造反了!

西帕衣兵,就是英国人的雇佣兵,这个陈洪明是知道的,而且他知道,从加尔各答撤离的雇佣兵数量不少,有一万多人,他连忙问道:“这消息可是真的?”

“现在还无法确定消息的真假。”鲁昆道:“不过,这几天应该会陆续有消息传来。”

陈洪明点了支香烟,看着他道:“是不是你们情报站动了手脚?”

“我们只是散播了一些消息而已。”鲁昆笑道。

“散播的什么消息?”

“也没什么。”鲁昆道:“就是散播消息说,英军新发放的定装纸子弹的的润滑油是猪油和牛油。”

陈洪明听的满头雾水,定装纸子弹为了防水防潮确实要用润滑油,而且子弹也更容易装填,用猪油还是牛油,有区别吗?

看他的神情,鲁昆就知道他不明白个中原委,解释道:“这种子弹装填前要用牙齿咬开外层的纸壳,而印度这些雇佣兵都信奉印度教或者伊斯兰教,牛肉和猪肉对他们来说都是禁忌。”

“既然是禁忌,拒绝使用就是......。”话没说完,陈洪明就反应过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英国人在印度的雇佣兵有多少?二十万之众!那么多子弹报废,可不是小事情!

“就在大军紧逼加尔各答的前几天,就有一些雇佣兵因为拒绝使用新子弹闹过事,不过,当时很快就被压下来了。”鲁昆缓声解释道:“实则,雇佣兵与英军平日里就积累不少矛盾和怨气。

雇佣兵月钱低,地位地下,而且没有晋升的空间,最高只能升到中士,与正规英军的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而且对于进入缅甸作战,雇佣兵的抵触情绪也很大,他们似乎特别畏惧进入缅甸......。”

随后几天,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很快就证实,从加尔各答撤离的雇佣兵确实造反了!

原来,英军从加尔各答撤离之后并未走远,就在距离加尔各答两百里外的一个叫米德纳布尔的小城驻扎下来,总督查尔斯·坎宁坚信清军不可能长期驻守加尔各答,也不可能追击他们,因此,不愿意远行。

大军匆匆忙忙撤离,各种物质紧缺,而随同英军撤离的还有大量的官员、商人、工厂主以及他们的家眷,数量庞大的雇佣军被任意克扣食物不说,还有做不完的苦差,一些刺头旧事重提,再次提出拒绝使用涂有猪油和牛油的子弹。

换来的结果是所有闹事的雇佣兵被捆绑起来,一颗颗被拒绝使用子弹直接塞进他们的嘴巴。

觉的宗教信仰被严重侮辱的雇佣兵连夜发动起义,杀死各自部队的英国军官,遗憾的是,由于混乱,缺乏组织,起义的雇佣兵没能攻占对面的英军阵地,让英军得以从容渡过赫尔迪河撤离。